慈善公益报>慈善人物
“非遗+” 慈善情 —— 记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民间艺术协会会长郭贯男
2023-07-19 09:51:37    慈善公益报

2022年度全国慈善会慈善工作巡礼·慈善人物

“非遗+” 慈善情

—— 记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民间艺术协会会长郭贯男


郭贯男在展示手工艺品

  慈善公益报(艾 捷)她是上海铁路局徐州车辆段的退休女工,青春记忆里满是关于铁路、列车的故事;她也是江苏徐州香包非遗传承人,制作的绣球、香包工艺很好地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还是一名热衷于做慈善的义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带动了一批困难群众致富——她就是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民间艺术协会会长郭贯男。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香包”市级传承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培训中心中华文化交流(传承)辅导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绳结编织高级工艺师、江苏省“三代能手”,郭贯男制作的绣球、中国结、香包等,从面料、配饰、图案、形式以及填充物上都独具一格,丰富美观,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奖项,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

  郭贯男说,自己制作的绣球、香包之所以名气越来越大,离不开徐州市云龙区子房街道和圆梦社区的大力支持。为带动更多人了解和参与民间艺术,圆梦社区孵化出来一支民间组织——云龙区民间艺术协会,由郭贯男担任负责人。每到周末,十几位居民不约而同来到社区,跟着郭贯男学习制作技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堂上,老师讲得仔细,居民学得认真,大家都到了痴迷的程度。平日里,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提高技术、如何掌握制作技能。“如今小区打牌赌博的少了,开展手工制作的多了,家庭越来越和睦。”一位居民说。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制作绣球、香包技术,郭贯男还免费向一些下岗工人、孩子教授制作技艺。她不仅教会了学生们编制技艺,还带领着学生一起致富。郭贯男开网店,有厂家、商场给她下订单时,她就带着订单到课堂,让学生一起做,将订单分给大家一起赚钱。有一个名叫李芳的学生说:“因为要照顾孩子,不能出去工作,跟着郭老师学习做手工艺品后,空闲时间就能够做做,再加上帮着郭老师做一些活动,现在一年可以赚两三万元。”郭贯男的学生们还利用抖音直播带货,将他们做的手工艺品放在网上售卖。对于之前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来说,这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也提升了幸福感。

  仅今年上半年,郭贯男就带领团队举办了1273场手工制作活动,其中229场公益性培训,987次非遗进校园活动,57次非遗进社区活动,有六名学生被评为“非遗传承人”,两名学生取得初级职称。既传承技艺,又带学生脱困致富,郭贯男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持续、更好地传承老祖宗的手艺,也为慈善事业作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

  因为郭贯男对公益事业的奉献,近两年她先后被徐州市慈善总会评为“99公益先进个人”“五星级义工”,被徐州市云龙区评为“新时代云龙巾帼榜样”。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