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国慈善会慈善工作巡礼·慈善人物
医者父母心 善者赤子情
—— 记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董凡)仔细算来,宋兆普从医至今已有42年。“以医入道,道以医显”,是宋兆普身上最为显著的职业特点。他的仁心善举早已传遍河南、感动全国。他倾心尽力救治福利机构脑瘫弃婴和援疆救治新疆脑瘫儿童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多年来的奉献,宋兆普早已荣誉满身,曾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届“中华慈善奖”、“全省慈善会系统慈善楷模”等国家和省部级荣誉。
宋兆普为脑瘫患儿做针灸治疗
为了救治这些被家庭遗弃的脑瘫患儿,宋兆普常年高负荷地投入工作,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体。2010年10月的一天,由于操劳过度,正在出诊的他突发心脏病晕倒在诊室里。经抢救苏醒后,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对妻儿说:“如果哪天我身体不行了,你们一定要把这些孩子治疗下去,千万不要放弃,他们太可怜了……”45岁那年,也是宋兆普收治首批脑瘫弃婴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头发几乎全白,人也瘦了一圈。但在他心里有一个无法放下的牵挂,就是那些亟须帮助的患儿。
2015年7月,在新疆和田地委和墨玉县委的支持下,10个脑瘫患儿及他们的家长来到了河南汝州市金庚康复医院。在宋兆普的精心治疗下,只有6个月的阿卜杜拉有了明显的疗效。3个月后便能独坐,7个月后就会走路,8个月后竟然完全康复。看着原本缩成一团,如今四肢活动自如、各项功能都恢复正常的孩子,一直萦绕在孩子母亲吾妮且木心头的忧愁也随之烟消云散。
在金庚康复医院期间,康复医生同时教会了吾妮且木按摩和氧舱治疗技术。回到和田后,她除了给自家孩子做康复治疗,还在墨玉县金庚罗科曼康复医院做了一名康复治疗师。一个月近3000元的工资使她的家庭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如今,回想起儿子在汝州治疗时的情景,吾妮且木依旧感激不尽。一个脑瘫患儿每月的治疗和生活费需要2到2.5万元,宋院长和医务人员就像家人一样对待她和孩子,阿卜杜拉8个月的治疗不仅是免费的,医院还赠送了奶粉和衣物。阿卜杜拉1岁生日那天,护士还特意为他买了生日蛋糕。
现在的阿卜杜拉已经能和小伙伴一起奔跑踢球了。每当看到儿子开心的样子,吾妮且木心中都会涌起一种感动。甚至在和田街头听到有人在说河南话,她都会觉得可亲,忍不住上前攀谈几句,说“河南人真好!”
2017年,医院举办的春节联欢会上,新疆汉子玉苏普艰难地用汉语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宋院长,非常感谢您的恩德。是您给了我孩子第二次生命,给了我对生活的信心。我真的愿意用我的余生来报答您的恩德,报答党和政府对我们维吾尔族人的关怀!现在,我已经把自己当成汝州人了!”
看似简单的一段话,但对于玉苏普来说却是难度极大。为了读好这段话,他每天晚上等儿子入睡后,就会一字一句死记硬背,为此花费了半个多月时间。他要用这种方法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也正是从那时起,宋兆普除了“宋大夫”“宋院长”外,又多了一个称呼:孩子们的“宋爸爸”。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