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国慈善会慈善工作巡礼·慈善人物
抱残之躯立志 仁爱之心常行
—— 记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大公陈实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陈实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希文)一场病可以击垮一个人,一场病也可以成就一个人。
1983年的一天,陈实因颈椎骨裂导致肢体残疾,在病痛期间他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照顾,自此以后,他怀揣着乐观的心态,以残疾之躯,走上了助残不息的道路,一场病成就了这个叫陈实的学雷锋事业。
图为陈实(右二)和志愿者在一起
出生于1957年的陈实,是宜昌市大公陈实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宜昌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市学雷锋协会副会长。陈实的故事,要从2005年3月他主动到社区做一名志愿者,并开通了宜昌首条“夕阳红关爱热线”说起。从此,他常常义务为辖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家政、心理安抚等关爱服务。
70多岁的朱忠英瘫痪在床,靠94岁母亲照顾,陈实经常带领志愿者上门,给她打扫卫生、清洗被子。朱忠英母亲去世后,她拨打陈实热线求助。陈实赶来为老人送终,帮忙火化。朱忠英去世后,也是陈实去处理后事。这些年来,陈实为30余位社区独居老人送终,被大家尊敬地称呼为“社区孝子”。
一个“不再冷”撑起爱心墙。2005年春节后,陈实牵头倡议发起“这个冬天不再冷”活动,并设立了专门的“爱心账户”。十多年来,在宜昌市残联和爱心企业的鼎力帮助下,为2万多户家庭送去关爱。
一抹“志愿红”温暖千万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实在手术后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投入到战“疫”中,带领着陈实志愿服务队,参与社区卡口值守、物资保供、特殊群体关爱等工作。陈实带着志愿服务队起早摸黑,对辖区2293户,5318人进行全面防疫排查,为辖区14个路口站岗的防疫一线人员送口罩送姜汤。
在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期间,陈实组织志愿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方舱医院疫苗接种的志愿服务中,为前来接种疫苗的市民作引导,提供咨询、劝导和疏散服务,并且帮助行动不便的人接种直至护送他们安全离开,340天的方舱值守,为全民抗疫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壁垒。
2021年7月20日,当得知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后,陈实志愿服务队紧急筹措救灾物资1200多件、现金3.6万元。用实际行动书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陈实十几年如一日地组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他带领的志愿服务队有60余支,志愿者总人数已经达到几千名,活跃于社区、学校、养老院及公共场所。
“志愿服务是岗,成就平凡事业;关爱他人是笔,书写无悔人生。”陈实说,“希望通过志愿帮扶活动的开展,让志愿服务精神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把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播撒到宜昌的每一个角落。”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