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自己所能 为人民服务
——记天津原拖拉机厂退休干部张禾青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杜超)出生在湖北的张禾青老人,是一位老共产党员,1949年从学校入伍投身革命,与丈夫在部队相识、相爱并组成幸福家庭。转业后,他们服从组织安排,离开家乡来到天津拖拉机厂工作,丈夫曾担任天津市拖拉机厂党委书记,张禾青从事管理工作。
几十年的相随相伴,几十年的理解分担,张禾青与爱人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也是精神上的知音。作为老党员,退休后,张禾青和爱人为能继续对社会做贡献,选择了支持慈善事业,每年拿出一部分退休工资捐给天津市慈善协会。从第一次捐赠之后,夫妇俩每年都会到天津市慈善协会捐款,老伴去世后,张禾青又让女儿陪着去捐款。“我一直很感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活着一天,就要发光发热一天,”张禾青说。
为充分发挥慈善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补充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中去,天津市慈善协会每年都会开展“迎新春慈善助困”活动,广泛发动社会爱心力量参与,社会各界也踊跃为活动捐赠款物。张禾青老人得知消息后,主动报名加入到了助困活动中,截至2020年12月,她为天津慈善协会“迎新春慈善助困活动”已累计捐款达172000元。
长期以来,在关注慈善事业的同时,抗战老兵、留守儿童、残障人员都是张禾青的牵挂对象。如果有见到衣衫不整、精神不太正常的人,也会隔三岔五去送点衣物,家里有好吃的也不忘给他们带点。如果遇到有生病的,她还会联系帮助送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对于张禾青来说已经是再平常不过了……
据了解,张禾青和老伴并不富有,虽然为党的事业和企业的发展贡献了一生,但他们鄙视居功自傲,崇尚清正自律。“我从走进部队参加革命工作那天起,就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如今,我不能再为国家和社会做什么,但可以尽自己所能,通过市慈善协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所以,要感谢慈善协会成就了我的心愿,”张禾青老人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