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刘福临,国家注册社会工作师,现任山东省胶州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胶州市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负责胶州市慈善总会业务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刘福临在慈善工作中积极践行慈善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岗位职责,探索符合胶州慈善发展的新模式。投身慈善事业八年,推动了胶州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弘扬社会道德、助力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胶州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青年先锋、优秀共产党员、事业单位人员脱贫攻坚工作嘉奖等荣誉,荣立胶州市委市政府三等功。并被评为青岛民政系统先进个人、第十二次党代会党代表、脱贫攻坚和扶贫协作工作先进个人及山东省第二届“齐鲁和谐使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刘福临立足工作本职,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累计募集款物1214万元,全部拨付湖北和胶州市医疗机构、执勤卡点等疫情防控一线。针对捐赠的疫情防控物资,经过实地调研、打破常规,他创新提出并实施“谁捐赠、谁保管”的战时模式,实现了疫情防控物资“管理零库存”“捐赠零距离”,慈善捐赠物资“谁捐赠、谁保存”直达一线的创新作法受到青岛电视台连线采访,《经济日报》、国家民政部网站等进行了宣传报道。
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刘福临紧密结合实际,注重贫困群体能力提升和精神慰籍,联合扶贫部门创新“扶贫+慈善”工作模式,实现了精准扶贫和慈善救助、对内促脱贫与对外抓协作、巩固提升扶贫脱贫成效及防止返贫的“三个结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拨付善款500多万元,帮助2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改变家徒四壁、黑屋子、庭院脏乱差和人性化关怀缺乏等基本生活难题。开展了11项慈善救助活动,对1000多户就医就学特别困难的建档立卡家庭进行精准救助,发放慈善救助金200多万元。筹措冠名捐款、定向捐赠等慈善资金300多万元,加大对口协作地区的扶贫帮扶力度,助力脱贫攻坚。
在刘福临的主导推动下,胶州市慈善总会组织实施了“周行一善”救急救难服务品牌、“阳光救助”青少年学生扶助品牌、“幸福新家园”慈善助老服务品牌等14个具有胶州特色的慈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直接服务人群5万多人,间接服务人群10多万人。其中“周行一善”项目实施12年来,已救助特困家庭4万多户,发放救助金6000多万元,先后荣获了2009年山东慈善奖、2011年中华慈善奖提名奖、2018年山东慈善奖、2018年青岛慈善创新奖等荣誉奖项。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