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电动轮椅为血友病患者奔走
——记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理事长关涛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刚出生7个月,关涛就被确诊为血友病,后因血友病反复关节出血,失去了行走能力。从12岁时坐上轮椅,37年来一直靠轮椅出行的他切身体会到血友病患者的困难。为了能让血友病患者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20余年来,他多方奔走促使中国血友病医保政策从无到有,实现全国血友病医保的全覆盖,改变了全国13万血友病患者的用药和治疗方式,作为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理事长,他一直坐在轮椅上奔走。
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理事长关涛启动“世界血友病日”公益话题传播仪式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要改变血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让血友病患者和健康人一样拥有快乐、奔跑的童年。只要我活着,就要努力!”为了这个初心,关涛咬着牙扛着自己的病痛,发起并创建了血友之家。中国的血友病患者,按发病率计算有13万人。减少血友病的致残率,挽救血友病患者的生命,就是关涛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据了解,治疗血友病是有特效药的,但是由于血友病患者需要终生用药,一年的药费需要几十万元,奇高的药费,让大多数的患者家庭都没有办法解决。为此,关涛2000年以来多次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血友病相关医保政策提案,献言献策,终于得到政府部门认同。
多年的奔走,关涛推动中国血友病医保政策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在2016年8月,关涛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交了《关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建议,提了5条建议,被国家人社部采纳4条,采纳率高达85%。
此外,为了增加血友病在公众中的知晓度,关涛组织在全国各地开展公益宣教活动2000余场次,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18万余人,以患者教育工作为主,多形式开展对血友病患者、患者家属等进行心理干预等活动,宣传推进血友病患者治疗方法、血友病并发症的治疗方法等,减小血友病患者因病产生的巨大心理压力。
和疾病赛跑 他走在前面
为了和疾病赛跑,帮助血友病患者就业和减轻家庭负担,关涛千方百计帮助近500余名由于血友病导致的残疾患者成功就业上岗,倡导患者自强自立、克服自身病痛,分担家庭庞大的医疗支出压力,倡导正能量。
2014年,关涛组织和发起了国内第一支由血友病儿童组成的童声合唱团“红苹果合唱艺术团”,这支艺术团也成为了血友病患者的“代言人”。合唱团成立时,有的孩子坐着轮椅,不能站立或者行走;有的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说话,自闭、内向;有的孩子甚至还仇视父母,感觉就是因为妈妈遗传给了他这个病,不能和父母进行有效沟通。但是,今天的红苹果们,“阳光、朝气”甚至是顽皮,他们从轮椅站起来,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大声唱歌,大声说话,回到学校成为三好学生。
作为一名常年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关涛以坚强的意志力使他成为一个忘记自我痛苦,为了血友病患者生存而努力前进的人。由于人员短缺,关涛经常一个人开着电动轮椅,奔走在路上。轮椅的纹路虽然已被岁月磨平,但却不会有丝毫的停滞。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