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人物
贵州省凤冈县龙泉镇和平路社区总支副书记谭国菊: 一碗油茶汤 一份战“疫”情
2021-06-21 14:12:4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2020年,自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年近70岁的凤冈县龙泉镇和平路社区总支副书记谭国菊主动深入一线,用行动引领群众,汇聚起群防群治、同舟共济的强大力量。

  县城的干部、居民记忆犹新,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谭国菊冲锋在抗疫一线,阻击疫魔。2020年除夕,为了给社区居民普及防疫知识,谭国菊放弃与家人团聚,手提扩音喇叭到小区、到村居院落喊话宣传,为疫情防控强信心、暧人心、聚民心。

  群众由衷地说:“在关键时刻,还得靠党的干部。”谭国菊还组织党员进小区,入户对社区5700多户14750名居民进行地毯式排查,了解外来人口。对来自湖北省各市,特别是疫情暴发最严重的武汉返乡人员和车辆进行劝返、宣传和登记,确保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充分发挥了党员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为稳定社区防控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为了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在县城公路的出口匝道设置了疫情管控点,对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检测。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测”。全县共290多个卡点,8000多党员干部轮流昼夜值守。由于县城所有门店全部停业,卡点干部肚子饿了往往连吃宵夜的地方都找不到。

  “卡点党员干部白天黑夜坚守,很辛苦!”谭国菊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萌生了送宵夜的念头。1月26日正月初二傍晚,谭国菊做完社区工作后,开始烧水、炸米花、煎荷包蛋,熬制油茶……晚上9点,两大锅油茶、三大袋吃食,连同400多副碗筷装上电动三轮车,谭国菊沿着县城的95个卡点一路送过去,400多份宵夜送完已近深夜12点,回家洗干净碗筷,时针已至凌晨两点半,谭国菊才得睡觉。



谭国菊正在分装爱心餐
 

  她的行动感动着身边人,许多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她的送夜宵队伍,通过当地妇联组织,谭国菊和其他党员、志愿者组建了一支“娘子军爱心团”共同为防控点送夜宵。很多热心人看到谭国菊出钱、出米、出茶、出油做夜宵,也纷纷送来米花、荞皮、黄饺、汤圆、米皮、鸡蛋等食材。

  “卡点一天不撤离,我就一直送下去。”40多时间里,执勤的同志们天天吃到热腾腾的宵夜,缓解了寒冷和饥饿,谭国菊心里无比高兴,无数个“谢谢,谭孃的茶汤‘最接地气’了!”是她送宵夜的不竭动力。

  一碗油茶汤,一份战“疫”情,让我们看到了老党员谭国菊的责任担当。不仅如此,1月30日,她还以个人名义捐款10000元,没两天又捐4200元现金,价值36600元的6吨大米;还组织个体商户捐款捐物300多万元——正是这平凡朴实的举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

  多年来,谭国菊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荣获全国创业之星、全国三八红旗手、贵州好人榜人物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遵义市劳动模范、遵义市名城先锋道德模范、感动凤冈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