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任廷波自2011年从部队退役后,便组织成立了贵州省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他本人也担任了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成了一名专职公益人。
在他的带领下,十年时间,吸纳了来自贵州省铜仁市各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公司、企业法人、退休干部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公益,其协会实名制注册志愿者近1000人,会员分布在铜仁市碧江、万山、印江、思南等众多区县,还有湖南省、重庆市、福建省等外省会员。志愿者年龄最大为70岁,最小年龄10岁。
任廷波在陪孩子学习
十年间,任廷波带领志愿者,奔忙于脱贫攻坚、救灾援助、关爱留守、疫情防控一线,通过实施“益童乐园”“温暖包”“微心愿·圆梦行动”等项目,已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上千次,累计参与志愿者10000余人次,志愿服务时长69690.5小时,把爱心洒满了黔东大地。
2020年除夕,年夜饭刚上桌,任廷波和妻子(碧江区中医院护士)分别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紧急电话。夫妻俩匆匆结束了年夜饭,把只有1岁3个月大的孩子送到母亲家中后,便分别奔赴疫情防控一线。这一去,妻子一个月未回家,他也连续奋战73天。
“河口海关还未关闭,可通过海关协调采购口罩。”2020年2月1日,得到远在云南省战友袁家龙回复后,任廷波带着两名志愿者立即驱车前往云南河口。单程1100多公里,从2020年2月1日下午4时出发,直到翌日凌晨5时才到达河口。
历尽艰辛一路奔波到河口海关后,却接到通知,河口海关已于当日凌晨关闭。获知消息,任廷波感觉茫然无助。在期待与失望中反复煎熬两天之后,任廷波决定,向战友袁家龙求助,就地购买口罩。这家药店200个,那家药店300个,从早跑到晚,终于购到5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顾不上吃一顿热饭,装好口罩就往回赶。跨越千里历尽艰辛购来的5000个口罩,被及时地送到敬老院老人、社区执勤卡点工作人员和一线志愿者手中。
疫情期间,任廷波奋战在一线,冲锋在一线,勇当排头兵。先后组织志愿者开展抗疫志愿服务活动309场次,涵盖全省6个地州市;组织参与疫情入户排查和监测体温10.5万人次,检查登记车辆65425台次,累计服务35000余小时,累计筹款140078.54元,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80000余只、一次性防护手套25000双和价值36000元的疫情防控温暖包。自2020年4月开始,他还组织带领协会支部党员、志愿者,坚守在铜仁火车站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志愿服务,至2121年农历新年也未停歇。在任廷波的带领下,协会的志愿者累计参与志愿服务69856小时,志愿者参与1800人次,为近10万余名旅客提供健康码查验和信息登记。
去年6月,铜仁市进入汛期,沿河县、江口县、松桃、玉屏等地发生山洪地质灾害。任廷波带领志愿者火速赶往受灾现场,分别向受灾群众捐赠粮油4249套、家庭救灾箱624箱、儿童温暖包150套、棉被63床、行军床2324床等,价值928460元,帮助了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群众。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