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践使命 辛勤耕耘暖申城
——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青浦区慈善代表处会长张海珍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张海珍自2017年担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青浦区慈善代表处会长以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贯彻实施《慈善法》,坚持“安老、扶幼、助学、济困”宗旨,在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乡村振兴等重要工作中,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第三分配与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了青浦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用“情”兴慈善
每年岁末年初,张海珍都会组织开展“蓝天下的至爱”系列活动,这是青浦慈善公益的传统品牌项目。活动中,她总是身体力行,亲临亲为,深入街镇、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募捐、劝募工作。引导鼓励基层组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开展“一日捐”“随手捐”“万人捐,帮万家”活动;引导鼓励企业致富思源,回馈社会,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并设立慈善专项基金;引导鼓励广大群众自觉养成“日行一善,积善成德”的习惯。
图为张海珍会长(中)在慈善项目签约现场
功夫不负有“情”人,自2017年以来,青浦区慈善募捐不但屡创新高,而且连年位居全市第一。其中,2017年1.02亿元、2018年1.23亿元、2019年1.3亿元、2020年1.37亿元。同时,圆通速递、熊猫集团等19家企业还设立了慈善专项基金。慈善资金的高位运行,为青浦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用“心”谋慈善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张海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突出帮扶救济、脱贫攻坚、开展慈善公益项目等工作,用心思考、精心谋划。她经常走访有关部门、走访社区、走访困难群众,了解特殊对象、特殊救助群体的急难愁问题,如人体器官移植、大病救助、失智失能群体的帮扶,对口援建资金和项目的落实效果,摸清情况,精准施策。
2017年至2020年,实施各类救助资金4.26亿元,包括用于公益项目6084.65万元。其中,“禁毒路上,慈善同行”公益项目团队获上海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公益项目“暖心阁”获2019年上海市民政局十佳服务品牌。突出慈善资金使用管理,进行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接受社会监督,慈善资金管理连续5年被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评为一等奖,受到市民政局高度评价。
用“爱”施慈善
张海珍在青浦区慈善代表处履职以来,始终忠于职守,慈心为民,共克时艰,砥砺前行。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她带领团队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区慈善代表处大年初一就开通了抗疫防疫捐赠款物通道,首次推行了网上“众筹”,得到了社会各界纷纷响应。
抗疫防疫关键阶段,她和有关领导同志一起奔赴社区、道口、机场、援鄂医护人员家庭慰问一线值守人员。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成果以后,区慈善代表处积极收集挖掘捐赠款物献爱心、赴鄂前线作贡献、值守岗位保平安的抗疫防疫英雄人物和凡人善举,以图文并茂形式制作成宣传展板,进行巡回展示,既宣传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又展示了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慈善力量。
用“力”促慈善
张海珍领导经验丰富,工作思路清晰,作风民主,平易近人,注重团队建设,形成工作合力。她积极加强慈善组织建设,建立了“1+3+1”组织网络,即一个联合募捐平台,三级慈善组织(区级、街镇、社区)和一支义工队伍;建立健全了慈善工作9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事管人;打造了“1+11”慈善超市建设体系,实现了全区街镇全覆盖,其中区级慈善超市得到了市民政局局长和青浦区区长等领导的莅临指导。
近年来,她倡议并建立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慈善机构会长联席会议机制,签订了青浦吴江嘉善《慈善共建协议框架》和《慈善共建方案》。开展了青浦区第二届慈善之星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典型,弘扬先进。青浦慈善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区慈善代表处被评为2018年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2020年,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对青浦慈善公益专门安排了一档直播节目,提高了青浦慈善工作的知名度。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