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如水 以善为怀
——记江西省萍乡市慈善会办公室主任肖敏玲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董凡)肖敏玲,1990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江西省萍乡市慈善会办公室主任。三十余年来,她倾情投身慈善事业,秉承“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工作理念,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千方百计组织、参与慈善募捐工作,助力全市慈善款物筹募总额连创新高。从2017年的265.03万元发展到2020年的1411.57万元,3年间增长了4倍,救助支出也由2017年的155.28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1549.08万元。在她的努力下,萍乡慈善事业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2019年2月肖敏玲走访慰问敬老院老人
近年来,肖敏玲通过各种慈善渠道积极与爱心企业家对接。为了一个冠名基金的设立,她经常不顾路途遥远,带领工作人员奔波于各大企业,认真介绍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慈善基金方案,直到双方满意为止。通过她的努力,市慈善会相继成立了金额100万元的“梁竞文慈善基金”“金海岸有限公司慈善基金”,300万元的“萍乡市灯塔计划慈善基金”等。尤其是设立了萍乡市首个千万元冠名基金“昌盛大药房扶贫助学慈善基金”。这些大额冠名慈善基金的设立,为萍乡慈善添注了强大的活力。
在工作中,肖敏玲善以待人,是同事与扶助对象的“知心大姐”。从事慈善工作以来,肖敏玲深深感受到,帮助他人不仅能使他人受惠,也能使自己的人生升值。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她总是耐心地倾听诉求,安抚他们的情绪,通过各种渠道及方法来解决他们的难题,并针对各种不同的困难群体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慈善项目。
在“慈善情暖万家”活动中,她经常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实地走访。在“爱满夕阳·关爱空巢老人”活动中,她用无私的爱温暖着空巢老人,连续多年为空巢老人发放每人2000元的救助金。在“有爱、有家、有明天”慈善捐赠活动中,她与孤残儿童真情互动,为他们送去慰问金与生活用品。
为解决贫困学生的燃眉之急,助他们完成学业,肖敏玲将扶智扶志作为慈善扶贫的重要内容,连续三年启动“助学 筑梦 铸人”孤困学生帮扶项目,共帮扶全市500多名贫困学生。在“为了孩子的明天”“农商银行 助你圆梦”等助学活动中,受益贫困学生达到800人。
2017年5月,在肖敏玲的协调组织下,成立了全省第二个慈善义工协会——萍乡市慈善义工协会。并于2018年开通萍乡慈善公众号,在公众号中上线了全省首家完全免费,依托志愿服务组织管理、运营、服务的网络慈善超市,为更多爱心人士搭建了服务社会的平台,使他们的爱心有所依托。自2018年以来,肖敏玲和慈善义工协会志愿者们的足迹已踏遍大半个萍乡,为上千家贫困户送去了来自慈善的温暖关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肖敏玲快速反应,周密安排,带领慈善会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奋战在抗疫一线,第一时间制定并启动了抗疫募捐预案,向社会各界发出募捐倡议书。
她还充分发挥作为社会工作师的专业优势,开展了“共同抗击疫情、用心守护夕阳”心理咨询热线活动,对封闭期间全市养老机构的老人、家属及其员工,开展了线上心理咨询的爱心服务,疏导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当了解到一些养老机构在封闭管理期间物资采购不甚方便,日常生活用品短缺,她马上联系爱心企业,为这些养老机构捐赠了价值8.7万元的生活用品,缓解了老人们的急需。
“慈善不在于捐的钱有多少而在于一颗心,我们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再去做我们有能力做的事。”肖敏玲这样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