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仁波:用心用情助推慈善工作
——记辽宁省丹东市慈善总会秘书长夏仁波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江川)说起夏仁波与慈善之间的缘分,或许应该从2011年说起,那时候,他被从福利院副院长岗位上调整到丹东市慈善事业发展办公室任主任兼秘书长,从此便拉开了他与慈善事业执手相望的序幕。再往前一点说,或许还可以从1982年元月说起,那时候,他从解放军81572部队连队文书职务转业,被分配到丹东市民政局担任科员,民政即人政,人政即慈善,回首遥望去,延续40余年一直到今天。
图为丹东市慈善总会组织“抗击疫情 慈善同行”募捐活动
那年,夏仁波从部队退役后来到丹东市民政局,历经37年摸爬滚打,成为精干精业的“老民政”,并于2011年担任市慈善办主任兼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之后又于2017年当选为秘书长。面对新岗位、新环境,他充分发扬退役军人勇于奉献、踏实奋进的精神,用心用情面对慈善工作和困难人群。他常说,“我们是政府与困难群众的桥梁,也是爱心人士与弱势群体的纽带,只有桥梁稳固了,纽带扎紧了,才能不负重托,不负责任与使命”。而面对大型任务、慈善项目时,他更是犹如士兵突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工作中,夏仁波处处身先士卒,积极做出样子,担当表率,经常“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充分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平时处处严格按慈善宗旨、规定和程序办事,主动请审计机构审计,及时向社会公开捐赠信息,接受监督。作为总会党支部书记,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勤于思考,准确驾驭慈善工作,他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帮助各慈善组织解决实际困难,在慈善队伍中享有很高威望,为市慈善总会在社会赢得了良好口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夏仁波快速反应,提前做好接受捐赠方案,立即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带领一班人从正月初二开始,直到疫情总体得到控制,一天也没有休息。因工作中接触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而被隔离15天,他无怨无悔。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共接收捐赠款物1262万元,在全省同类市中名列前茅。
在他的努力下,随着推动《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丹东慈善事业也进入了健康有序的快车道。经过结合丹东实际并借鉴外地经验,很快在全市建立了20多个慈善基金。从2016年至今,共募集慈善资金1.27亿元,其中冠名基金占60%。通过“蓓蕾慈善救助”项目,为158名重病儿童解决医疗救助资金240万元,帮助13093名贫困家庭小学生解决生活、学习费用428万元。他还精心策划实施具有本地特色的慈善项目,像“关爱建国功臣,情系绿色军营”等,惠及数千名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及边海防官兵;儿童励志助学项目资助品学兼优贫困儿童360多人,资助款达700多万元。如今,丹东市义工队伍不断壮大,服务遍布江城,其中义工站发展到36个,实名义工达两万多人。仅2019年,就开展公益活动1050余次,参加志愿服务达23700多人次,志愿服务时长约60万个小时。
鸭绿江边做慈善,大美丹东爱如潮。2016年,丹东市荣获第四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百强城市称号。近几年,相关中央和国家媒体、《慈善公益报》《辽宁日报》《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丹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纷纷报道了丹东慈善工作。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