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界的群众没有全部脱贫,我决不离开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胡拥军
慈善公益报(刘剑 本报记者 张迎迎)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湖南省隆回县山界回族乡党委书记胡拥军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牌。那一刻,全国关注,山界回响。
2011年3月,胡拥军来到山界回族乡担任党委书记,当时的山界回族乡是隆回贫困的代表。胡拥军经过调查了解,依据实际制定了乡里的振兴目标,通过发展龙牙百合、红糖、养牛等产业,进而走上了带动企业扶贫,帮助群众脱贫的乡村振兴之路。
龙牙百合助推精准扶贫
2011年,胡拥军将龙牙百合产业发展与助推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建立了“合作社+龙牙百合”的模式,帮助罗白村的丁仁立建立了百合加工厂,成立了合作社。目前,各地的龙牙百合都送到山界来加工,每日可生产加工百合10万斤。
而在百合加工期间,每天需要生产员工200余人,这些务工人员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达90余人。贫困户们通过工作可获人均6000余元的年收入,企业每年支付贫困户工资达50多万元。
目前,全乡龙牙百合种植总面积达4000亩,共发展龙牙百合种植合作社10家、加工企业8家;全乡共有3000户以劳务输出和种植方式从事龙牙百合产业开发,其中贫困户有1000余户。通过百合的种植加工,这些贫困户基本实现脱贫。
山乡养牛帮村民稳定脱贫
山界回族乡地处隆回县西南, 34%的人口是回族,牛羊肉是当地的主要肉食。在胡拥军多方努力下,帮助乡里建起了马氏牧业、超群牧业、樟石养殖场等养牛场。
“公司成立之后,我们发展的第一目的就是要带领山界、北山两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马氏牧业董事长马玉珍在提到帮扶村民脱贫致富时如是说道。
在“万企帮万村”的号召下,马氏牧业主动与乡村结对帮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运营。马氏牧业先后与山界、荷香桥、三阁司3个乡镇6个村的4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种养直接帮扶协议,将使1689人实现稳定脱贫。
“一家人富裕不是富,村民富了才是富,”马玉珍说。公司垫资把400余头牛放到山界乡100余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中,由贫困户认领养殖,公司免费提供疫苗,对认领户进行养牛技术培训和指导,出栏时再由公司按市场价除去本钱回收。有效促进隆回县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村民稳定脱贫致富。
“每头牛公司给我们保底利润5000元,大家都想认领!”贫困户们高兴地说。2020年,认领养殖的1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
古法红糖让脱贫感觉甜甜的
山界回族乡历来盛产甘蔗,这里的土壤肥沃呈弱酸性,富含有机质及微量元素硒,非常适合甘蔗生产。胡拥军因地制宜,积极给村民普及市场需求等概念,带动村民制作古法红糖。
“既能让他们劳动致富,又能将古法手艺延续下去。”胡拥军说,山界古法红糖熬制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十八道古法工序,而这种带有甘蔗天然醇香且无添加剂的红糖,被称为“百利糖”,深受市场青睐。
据统计,在古法红糖的带动下,全乡种植甘蔗3000余亩,种植户2500多户,年产值315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有900多户。仅在胡拥军的引导下,湖南伊路顺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就就与400多户贫困人口签约收购古法红糖。“公司+农户”的模式不仅让产业升级,也让诸多贫困户甜蜜脱贫。
2018年,胡拥军先后两上北京联系中央电视台,通过央视专题推介山界古法红糖、百合、清真牛羊肉,使山界三大传统产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
十年来,胡拥军把困难群众当家人,把脱贫攻坚当家事,把群众致富当家务,带领乡亲们走上了一条特色脱贫之路。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62户4787人全部脱贫,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成为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样板。胡拥军于2017被评为邵阳市十佳基层党委书记,2018年被评为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入选湖南脱贫攻坚群英谱。也实现了10年前对山界群众的庄严承诺:山界的群众没有全部脱贫,我决不离开。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