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人物
王孝普: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2019-08-27 17:10:38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 通讯员 闫占廷他积极要求到农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干就是五年。他扑下身子访贫探困了解民情,成了贫困户的贴心人。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带领白庄村200多户村民脱贫摘帽,跨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他,就是河南省商丘市民宗委驻宁陵县乔楼乡白庄村第一书记王孝普。


身负重托驻村来

      2015年1月,王孝普冒着风寒来到白庄村“走马上任”, 肩负着脱贫攻坚的重任。
      “当时的村室破破烂烂,村里的道路泥泞不堪,老百姓也不信任……”王孝普忆起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入户走访时,王孝普发现白庄村干部年龄构成偏大、发展动力不足,很多项目政策容易到村,入户却难,于是王孝普把抓党建、带班子放在了工作的首位。
      “村干部中,年老的、病弱的、缺少进取心的,我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主动‘让贤’。然后,从返乡创业人员中吸收‘新鲜血液’,带出一个能打硬仗的班子。”王孝普说。
      入党积极分子马和平是养羊专业户,年富力强,在群众中威信很高;致富带头人王积伟是下辖自然村辘轳湾种桃的能手,老百姓对他也很认可。在王孝普的力荐下,通过民主选举,他们成了村“两委”班子的新成员。如今,该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村干部团结一心,干劲十足,带动老百姓搞养殖、种植发家致富。

惟愿真情倾乡亲

      察民情、解民忧,真心真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是王孝普驻村的初心。
      最让王孝普挂心的是贫困户杨显争,一家有六口人,四个精神痴呆,一个卧病在床,只有他艰难地支撑一个家。王孝普把他当作重点关爱户,积极为他们奔走,争取各项政策落实。如今,他们一家享受3份低保待遇、4份残疾人生活补助,再加上公益性岗位收入,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朴实的杨显争说不出的感激,逢人就夸王孝普是老百姓的“贴心书记”。
      此外,为改变群众出行难、农副产品的外运难,王孝普多方奔走筹措资金300余万元用于硬化村内道路。“以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是家家通,户户达。现在村里不但路畅了,还亮了路灯,和城里一点也不错。”村民马建玲说。
      村里新建了村级服务中心,又修建了文化广场,为贫困户实施了改厕和安全饮水……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美好生活的获得感。

产业扶贫领路人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有了固定的产业,村民才能稳定脱贫。”王孝普说,“我们白庄村的产业发展的思路是种养结合,双翼腾飞。”
      2017年3月,宁陵县在辘轳湾自然村举办了首届桃花节,吸引了数万游客前来观花游玩。为了把“桃园经济”做大做强,王孝普引领村民扩大桃树种植规模,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实现从卖桃果到卖风景,发展农村经济,助推精准脱贫,每年给村民增加效益达300多万元。
      为让群众找到致富门路,王孝普利用当地养殖优势,发展肉羊养殖,拓宽增收渠道。成立了宏展养殖合作社,带动全村养殖户50余户搞养羊,现在商品羊年出栏量5000余只,净利润达60余万元。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如今在白庄村头扶贫车间里,一家制冷设备厂投入使用;建成的光伏发电,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多元。
      “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这就是我作为第一书记的使命。”王孝普语气铿锵地说,“下一步我们要重点打造世外桃源辘轳湾村,把乡村生态游做大做强,让乡村富起来也美起来。”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