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慈善总会会长姚待献
慈善公益报讯(记者:钟伟 摄像:武莞青)谈到河南省慈善圈儿里的有影响力的人物,必须要谈一个人,那就是郑州慈善总会会长姚待献。
我今天要告诉您的,是我眼中的姚待献,并与其对话,听听他心中的慈善与人生。
姚待献是个怎样的人呢?因为工作关系,郑州慈善总会的活动,本报都一线参与并报道。初期跟他接触,往往记住了他的亲切、幽默、风度优雅。他在慈善现场往往会跟困难群众谈心、交流;遇到需要领导讲话的时候,他大多是不打草稿做应时发言,讲话也有理有据,颇能感染人。再跟他深入交往,会记住他做事的魄力和眼光。他是圈子里有名的爽快人,为人真诚、善于思考,重视与爱心企业家的以心换心,也重视与困难群众的心心相通,决定要做的事情,就会拿出魄力,完整实施。
他曾经做过县委书记、省会城市公安局长,还在市委组织部做过部长,所以丰富的阅历使得他待人诚恳、看人很准,做事果敢有度。他曾在两个省辖市做过副市长,都分管民政,对慈善一往情深。
在《慈善法》正式实施和"中华慈善日"到来之时,我们对话郑州慈善总会会长姚待献。
慈善公益报:中华慈善日到来时,《慈善法》开始正式实施,您有没有特别的心里话?
姚待献:《慈善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慈善事业迈入法治化轨道,将成为中华慈善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慈善法》规定每年的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与纪念的日子。作为一个慈善工作者,我很开心,也很感慨!在我国第一个法定“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衷心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郑州慈善事业发展的关心和厚爱!衷心感谢各界爱心人士对郑州慈善事业发展的参与和支持!衷心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积极主动地了解慈善、参与善、支持慈善,让慈善助力我们建设幸福、美好的小康家园。慈善能够成为一个节日,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是国家和人民对慈善的高规格礼遇!
慈善公益报:您认为慈善是什么?慈善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慈善与一个人的一生,是怎样的关系?
姚待献:简单的说,慈善应该是人的天性。广阔天地间,应该四处洋溢着正气和善心。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家到老百姓,慈善不仅仅要解决物质上的贫穷,也应该让人们精神上丰盛,恢复人性的本善,才是我们慈善的目的。慈善与一个人的一生,应该紧密相随,与人为善,乐善一生。我认为,慈善事业,对政府、团体来说是重要职责,对全体公民来说是应尽义务,对爱心人士和捐赠单位来说是无私奉献,对慈善工作者、志愿者来说是神圣使命。善爱德荣,兴业润世。我能够做一个慈善工作者,为慈善家服务,为困难群体送温暖,感到无上荣光!
慈善公益报:10月16日是郑州慈善日,每年到这天都举行纪念和捐赠活动,今后还举行吗?
姚待献:一定会继续举行的,而且会越办越隆重。《慈善法》的实施为地方慈善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方向指引,中华慈善日的创立会唤起更多的爱心人士和团体主动参与慈善,是对地方慈善一个极大的激励。2007年,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定于每年10月16日为“郑州慈善日”。设立“郑州慈善日”,是郑州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创新和突破,我们十分珍惜这个节日,以后每年除了庆祝全国的中华慈善日,也会过好郑州慈善日,并行不悖,高潮迭起。今年10月16日是我市第9个“郑州慈善日”,我们将推出《郑州慈善风云人物榜》,隆重表彰为郑州慈善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慈善公益报:慈善的最高荣誉是什么?郑州是七星级慈善城市,是一个城市的最高慈善奖获得者,还有没有新的目标?
姚待献:最高的荣誉,应该是人民的肯定、是百姓的褒奖。郑州作为七星级慈善城市,这是这座城市所有成员对慈善事业共同热爱、奉献和守望的结晶。在这个较高的起点上,我们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希望郑州成为一座温暖之城、友善之城,让百姓与慈善水乳交融,遵法兴善,依法管善,全民参与,全民受益。
慈善公益报:作为慈善总会会长,您学习《慈善法》后有哪些新见解?
姚待献:《慈善法》将慈善定义为‘大慈善’,涵盖领域更加宽泛。不仅包括传统认知中的扶贫济困、扶老救孤,还包括其他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如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这一界定为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慈善法》的实施,为各级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及企业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使慈善前景看好、善路更宽。
慈善公益报:为着慈善事业,您对全社会渴望呼吁什么?
姚待献:慈善系法定,政府率先行;各届同唤起,全民一起动!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单位要遵循《慈善法》的规定,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和潜力,大力支持,解决问题,推动全社会兴起慈善高潮。建议党委、政府负责同志要真重视、亲自抓、担责任、作表率、抓根本、办实事。呼吁共产党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全市人民,要认真学习《慈善法》,传播慈善文化,弘扬友善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慈善法》引领下,使全社会形成遵法兴善、依法管善、全民慈善、健康有序的慈善新态势。 同时,我也呼吁所有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要带着感情、满怀深情、充满激情地献身惠及民生的慈善事业,戮力同心,实做严管,共同做中华慈善事业的践行者、推动者、贡献者!
责任编辑:pig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