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人物
江西省人大代表杨建萍:企业发展与公益同行
2016-03-23 08:42:28    人民网

   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创办的城北地产经过近20年发展,如今成为一家以地产开发为主,兼营物业管理、房产中介、建筑工程等多元化发展的公司。

 
  他还是一位醉心公益慈善事业的人大代表,扶贫济困,筑桥修路,自募资金200万元成立的“城北教育基金”成功在昭萍大地浇灌出了一朵朵希望之花。
 
  他就是杨建萍。作为萍乡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家,在他的身上,浓缩了同时代成功企业家们的人生轨迹。但在他身上,又有着企业界人大代表对财富和社会责任独特的理解与价值取向。“企业创造的成果和财富一定要与人分享。”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杨建萍一语就道破了他的公益情怀。
 
  从2001年至今,他引导“城北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回馈社会,先后以各种形式捐善款达870多万元,城北地产也多次荣获“爱心企业奖”、“天灾无情,爱心无价奖”等公益大奖。企业发展离不开公益文化“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公益事业?”杨建萍的回答是:“我原本就是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农家孩子,从一个建筑学徒一步一个台阶走到现在,在成长之路上除了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之外,曾经也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和鼓励,那时便在我的心里种下了感恩社会的公益种子。作为人大代表,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理所当然的……”杨建萍的回答朴实而又真诚,句句打动人心。杨建萍充分认识到建设公益文化的深远意义,他认为,发展企业公益事业不能只依靠人们的同情心,一定要重视文化的建设和培养,使公益慈善观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头脑中,并渗透到日常行为当中。 坚持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奉献“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能坚持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奉献。”这是杨建萍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杨建萍带领城北地产忠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心怀大德,立身博爱,满怀热情地投身各项公益慈善活动,有力地弘扬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他扶贫济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安源区高坑镇、上栗县桐木镇、鸡冠山乡、湘东区老关镇、莲花县高洲乡等地在修建公路遇到资金困难难以完工时,他及时援手捐资30万元帮助修通一条条脱贫致富路。泉江村是杨建萍的家乡,他千方百计帮助家乡改变面貌,出资50万元为家乡户户修通水泥路、家家接通自来水,还修建了休闲广场,出资近20万元改造泉江小学。每次遇到灾害,他更是心急如焚,总是在第一时间捐款赈灾。2008年冰冻灾害捐资10万元、汶川地震捐资20万元、玉树地震又捐资10万元。得知高坑彭澍澍同学考上重点大学却因家境贫困无法上学的情况,连续4年送去8000元学费,帮助其完成学业。南坑学生黎美娟患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手术费,他又带头捐资2万元,还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同献爱心。
 
  教育领域的春蕾行动、爱心送考、托起太阳、1+1结对助学等活动,他事事有份,处处捐资。2009年10月,他在省教育厅和民政厅的支持下,用200万元注册创办了萍乡首家私募教育基金会,每年额外拿出40余万元对萍乡三县两区(开发区)的一些老旧小学进行助教助学。杨建萍说:“建立城北地产教育基金会的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呼唤全社会倾力关爱孩子,合力办好教育;二是倡导所有企业争当公益使者,同干慈善事业。”目前,城北地产教育基金长期固定奖励的学校达到24所,奖励的学生达1万名之多。2014年,该基金会资助的小学生第一次参加中考,考试成绩在600分以上的学生有81名。2015年,增加到了127名,增长率为56.79%,分别考入了全市三县两区(开发区)的重点中学,其中以考入萍乡中学最多。 第二事业是做好公益“城北地产以建造高楼大厦,构筑万家大业为己任;以倾心公益事业,成就千秋功绩为荣耀;以呼吁全社会共献爱心为目的。城北的主业是做强地产,第二事业是做好公益!”在杨建萍看来,开展公益活动是企业回报社会、个人履行代表职责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要大力夯实企业公益文化的诚信土壤,每次承诺的捐助项目或金额都及时捐送到位,绝不开出失信社会的空头支票,绝不因虚假宣传损害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多年来,城北地产在杨建萍领导下,把企业公益事业推向更高水平,注重探寻企业发展同公益事业之间的结合点,不断丰富企业公益文化的内涵,精心策划组织各种公益文化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公益文化氛围,不仅广泛传播了奉献爱心、携手公益的理念,还扩大了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实现了公益事业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企业发展应与公益同行。从这个角度来说,杨建萍是真正富有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成功企业家沿着杨建萍的足迹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让我们的公益事业走得更远、更稳……


责任编辑:bj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