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他怀揣忠诚与梦想参军入伍,一身军装,一穿就是26个春秋。2012年,已过不惑之年的他面临人生新选择,经历一番思想斗争,他毅然放弃计划安置,选择自主择业。他是山东龙口市的郑培强,转业前是龙口边检站副政委,享副团级待遇,转业后他投身创业大潮,以军人的作风、胆识、坚韧不拔,谱写了人生的新篇章。
不惑之年选择商海探险
日前,记者在龙口西城区见到郑培强,44岁的他中等身材,言谈干脆利落,眼神里流露出智慧与自信,行走每一步都那么稳健,处处展现曾为军人的风采。
2012 年,时年41 岁的郑培强面临着转业的选择。脱下军装往哪去?仕为高,商为轻,很多人深受这种传统的择业观影响。进机关,端铁饭碗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郑培强在部队时就享副团级待遇,分配到机关也能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但当时郑培强已年过不惑,改革开放一些新观念、新思潮冲撞着他的内心,他决定放弃计划安置,到商海探险。
当时还有多家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想以每月万元的高薪聘请他,但郑培强创业心坚定,婉拒了这些邀请。对此,郑培强的家人担心他不了解商场,一招不慎,岂不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入伍前”。郑培强打消了家人的顾虑,踏上了艰苦创业的道路。
创业虽苦但乐在其中
郑培强分管口岸业务多年,不少朋友建议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圈子,从口岸相关行业做起,像是船舶供应代理,货物代理等,做起来得心应手,还能稳稳赚到钱。
但郑培强是个要强的人,不愿为了自己事业而四处求人。就在郑培强为做哪行而犹豫徘徊时,曾干维修多年的朋友刘刚提议,不如试着做蓄电池销售。对郑培强而言,这个行业很陌生,他经多方考察调研,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决定合伙成立公司,销售蓄电池。
说干就干,郑培强鼓足勇气,拿出多年积蓄,并从银行贷款80万元,2013 年初,公司挂牌成立了。创业之初,郑培强心里也没底,公司还没什么业务,他只得积极适应新角色,四处奔波发展业务。刚开始的时候日子真是难过,公司成立第一个月,他就靠在店里吃了一个月的方便面。为了节省成本,郑培强还化身搬运工,50、60斤一个的蓄电池,物流一次运来近百个,他都是一个一个搬到车上运回店里。不少战友都说,“你在单位是领导,怎么能自己干搬运,有失身份。”郑培强总是笑着摆摆手,“创业虽艰苦,但我也乐在其中。”
军人品质坚定创业路
在龙口,蓄电池竞争很激烈,郑培强充分发挥了他曾为军人的优势,从中脱颖而出。“吃苦耐劳,不惧困难。这是军旅生涯馈赠给我最好的财富,也是我蹈浪商海、激流勇进的力量源泉。”郑培强说,他坚持将最好的产品,最优的服务,最低廉的价格提供给顾客。
销售蓄电池,售后很重要。郑培强从一个门外汉起步,学会实地测量,亲自上门安装电瓶。有时候,销售的蓄电池出点小问题,郑培强连夜就得拿着蓄电池去更换。凭借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加上战友的牵线搭桥,慢慢开拓出一片天地,公司稳步发展,已有十多家固定供应商。
今年,整体经济形势不好,蓄电池行业也受到影响,他积极向外扩展业务,争取更多企业,部门的认可。“创业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但我不后悔。虽没做出傲人的业绩,在这个过程中,我突破了自己,锻炼了自己,证明了不要政府安置,人生一样可以精彩。”(吕世军 于翠霞)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