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人物
心廉法师谈慈善
2015-10-09 10:44:09    慈善公益报

1.jpg

   慈善公益报讯 佛教的慈善思想来源于佛教的慈悲, 《大智度论经》云: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教的慈善不单单的解决众生生活的困苦更是解脱众生生、 老、病、死之苦,以佛说之教法令闻者信者得大利乐,超越生死之方法; 世间慈善最高境界也就是:授人予鱼不如予渔。我认为起码这一点佛教的慈善方与社会上的慈善不同之处吧。

 
  佛教讲“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就是说在生活中佛教徒要防非止恶,令一切恶念不起,哪怕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恶事也不应该去做、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恶念也不应该生起。在生活中只要是善的,哪怕是小小的点点滴滴善事甚是善的念头都应该坚持去做,几年前佛山“小悦悦”事件非常刺痛我的心,18 路人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让人感到愤怒,为什么这样呢?就是人们淡化了助人为乐的精神,更多的是考虑到做这样的事会不会怕别人讹上自己如“南京老太婆”事件而麻烦呢?18 路人哪怕有一个站在小孩旁边什么都不做,挥手示意前面有事故也不至于等二辆车压过;哪怕有一个拨打120、哪怕有一个……还是那位拾垃圾的阿婆扶起那孩子放到一边,假如现场有一位“日行一善”的会员我相信一定不会等到第19 个人才施救;因为“日行一善”要求每个会员:身行一善、口行一善、意行一善,日日行善,善行一生,时时刻刻提起善念及善心。所以我呼吁: 停止冷漠、 日行一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菩提资粮论》曰: “若利世间即是自利”我们应该弘扬这种菩萨精神到我们的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和方方面面,将佛法融入生活中来,将善种普及大众心田。
 
  自从我出家以来随家师深入深山为贫困家庭送去米油。为失学儿童带去学费。 在广东万寿古寺成立了佛教老年互助会旨在关爱老年人互相关心互相取暖。 继而成立佛教青年会旨在环保放生更重要的是给佛教注入了新的活跃的血液, 让他们心里面有智慧就不生烦恼,让他们心里有善就不会去作恶。继而又成立了“日行一善”组织,提倡会员天天行善、日日去恶,这个组织的脚印在龙门的水灾、江西修水的水灾、教师节去看患病的老师、重阳节去看望了老年的居士菩萨等各个敬老院和学校、 都留下了非常多足迹,特别是发起了“捐一本字典,送一份希望”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足迹也联合六祖慈善助学万里行到了广西大化都阳几所学校、江西修水黄龙寺学校、 湖北五祖寺多云学校、安徽三祖寺罗汉学校、捐献书包、文具、字典、电脑等近2000人得到了受益。这个组织目前还帮扶了两名在校大学生学费及生活费,诸如这些我和我的团队做了好多,当然这些都不是我的功劳和能力是大家信任我愿意交给我去做罢了, 但我也非常高兴可以效劳。
 
  愿天下众生,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人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行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希望大家切记: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释恒洋)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