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草根慈善
段伟明 | 巍巍太行一好人(连载四)
2020-10-26 09:50:59    慈善公益报

巍巍太行一好人(连载四)

——山西左权农民慈善家段伟明40年助人不止、善行不辍

 

“我就是要做一个好人”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开始时,许多人并不理解段伟明,笑他“又痴又憨”,是“脑子缺窍的二百五”,甚至还有更难听的话。人们想不通,段伟明既不富裕,更不清闲,也不图名图利图高升,这样做究竟为个啥?《慈善公益报》记者也这样问到段伟明,他只是憨直地笑,支吾着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或许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或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就像你问太阳为什么升起,万物为什么生长一样。因为在段伟明看来,一切自然如此,也理应如此。

  段伟明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心中有一个质朴的“执念”,“我就是要做一个好人”。他自己要做一个好人,也希望后生晚辈们都能做一个好人,这样他做的事情才有了意义。
 


段伟明与孤儿张叶帆(白衣服)及妹张叶杰在一起

 

  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段伟明最知道读书与改变命运的关系,所以他将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当成天大地大的事。

  3年前,段伟明的父亲去世。葬礼上,16名大学生送来花圈,十多名学生前来吊孝,不仅有本村的,还有外村以至外县的。他们都是段伟明这些年资助过的贫困学生,孩子们在灵前泣不成声,情景感人。

  2016年1月,正是太行山区滴水成冰的日子。张生俊在县城读书的儿子小源因为缺钱眼看就要“断顿”。段伟明听说后,马不停蹄开车进城。因结冰路滑,汽车发生侧翻,段伟明全身多处骨折。当他苏醒过来,人已躺在了县医院,身边聚集着十多个他曾经资助过的孩子,大家都噙着泪,一口一个“大爷”地呼唤着。

  麻田镇小树坪村村民张晋红命运坎坷,长年在外打工的他不幸罹患肝癌,为治病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欠了许多外债。在家务农的妻子李岳华原本身强体健,却也不堪生活重负,同样患了肝癌先他撒手人寰,张晋红穷到连安葬妻子的钱都没有。女儿张叶帆恰好那年考上大学,急需学费生活费,全家人深陷绝境,一筹莫展。段伟明得知情况后,一边为张晋红到处化缘,将他的生活安顿下来,一边思虑张叶帆上学的事情。他忽然想到许多大学都有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于是,就给张叶帆所在学校的书记、校长写了一封诚恳的求助信。很快,全校上下都对张叶帆伸出援手。学校决定,免收她在校期间的全部学费,每年给予3000元的助学金,还为她提供了每月240元工资的勤工俭学岗位。

  张志萍是段伟明资助的另一名贫困大学生。2015年,张志萍考入吕梁汾阳医学院,学费成了最大的问题。她的父亲已瘫痪在床很多年,早已将家底掏了个干净。母亲有智力缺陷,没有家务能力,家里还有一个读初中的弟弟。段伟明几乎承担起了她爹和妈的角色,不仅为她筹措到学费,还亲自开车送她去学校报到。报到路上刚好经过山西汾酒集团,回到家里,段伟明立即给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写了一份求助信,信中详细介绍了张志萍的家庭困境。不久,张志萍从学校打来电话,说汾酒集团基金会已派人到学校了解情况,送去了1万元助学金。汾阳医学院的领导也加大了对张志萍的资助,使她漫漫四年的求学路走得轻松了许多。

  2006年,家境贫寒的李俊霞考入左权职中,段伟明为她提供了学费与生活费。2008年,李俊霞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专业。而每年近2万元的高昂费用,让这个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家庭忧心忡忡。事实再次印证了“有困难,找老段”的灵验。段伟明再度出手,不仅为李俊霞筹措了学费,还为她买了一部手机,将她送上前往太原的列车,叮嘱她珍惜时间,用功学习。大学四年,李俊霞但有难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的“段叔”。在李俊霞心无旁骛、刻苦攻读的四年里,老段前后为她给予了6万元的强力支持。

  在左权,久久流传着一个段伟明帮助祖孙俩的故事。
 


段伟明与86岁老母魏彩凤金春合影
​​​​​​​

  从左权去往麻田方向的207国道上,途经桐峪镇坐岩口村有一座已经废弃的加水站,是段伟明早年间投建的。2005年初春的一天,段伟明正在加水站忙碌,一位白发奶奶和一个瘦弱孩子蹒跚过来。隔着老远,奶奶便哭诉道:“老段,早听说你是个大好人,你救救孩子吧……”

  女孩叫赵雪纯,当时只有11岁。7岁时,雪纯的母亲因车祸去世,留下一摊债务。父亲再婚后常年在外打工,难得顾家,雪纯只好与奶奶相依为命。段伟明心生恻隐,收留下祖孙两人。平日,老奶奶负责帮加水站收钱,站里收的每一笔加水、降温费,都有祖孙俩的一份。多年来,就是靠着这些收入,祖孙俩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雪纯出息,考上了大学,段伟明高兴得就像看着自己的闺女一样。上学需要钱,老段恰好当时手头紧张,便又祭出“老法子”找人求借。开学那天,他把5000元学费交给雪纯,又开车将她送到学校后,才放心回了桐峪。

  雪纯上学,奶奶需要照顾。段伟明便将此事担当下来,平日常登门探望,就像亲生儿子一样,照料老人生活,并让雪纯安心读书,少了后顾之忧。雪纯从大学一路读到研究生毕业,段伟明一帮就是7年。“没有老段,我和孩子过不下去……”奶奶去世前逢人便这样说。记者采访赵雪纯时,她刚刚通过应聘,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她对老段这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大伯”的深厚恩德充满了感激与报答之情,她希望“大伯”保重身体,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有能力回报“大伯”,回报社会。

  与她同样心存感激的还有现在山西运城学院学习音乐的大学生常祥。常祥有一个不幸的童年,6岁时母亲罹患癌症过世。初中时不幸再临,父亲也因病离世,撇下常祥成了孤儿。受父母影响,常祥从小喜欢戏曲音乐,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2017年,常祥如愿以偿,考取了运城学院音乐系。当她面对学费生活费变得喜忧参半时,段伟明“及时雨”般赶到,一边为她筹措费用,一边给运城军分区常政委写了一封情感真挚的求助信,为常祥日后顺利完成学业铺筑了坚实的道路。如今,常祥在音乐上已小有名气,她演唱的《太行娘亲》《人说山西好风光》在网上流传开来,其深情质朴的表达赢得了网友的好评。

  对于这些走出家乡的孩子,段伟明除了为其筹措学费、帮助申请助学贷款外,还挤出钱来,为每人每月资助300元生活费。“我告诉孩子,这钱是我借给你们的。你们以后工作了要用它帮助别的孩子,这是规矩。”段伟明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知恩感恩的种子。

  段伟明将自己辛苦挣到的为数不多的钱与近乎无限的热情全部投在孩子们身上,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屈指算来,段伟明帮助过的学生已近百人,其中考上大学的有20多人。张红红、段英莲、杨倩、王晶、冯焱、孔丽……一连串的名字成为老段心中最大的慰藉、最大的骄傲。每年新年、父亲节和7月17日老段的生日,他都会收到孩子们祝福的微信。

  都说一个人做一件善事并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积德行善,乐此不疲。倘若一个人以40年时间执着于一件事情,凭段伟明的脑筋能力,他完全可以过上更富有、更惬意的生活。然而段伟明没有,他依旧守着30年前结婚时的老房子、老家具,仍然开着自己那辆“跑风漏气”的“北斗星”。平时他省吃俭用,从不为自己置办新衣,那件皮衣还是别人送给他的,一穿就是多年,尽管脱皮开线,依旧舍不得扔掉。但他却舍得逢年过节给晓柯、雪纯们添置新衣。他说:“孩子们已经够苦了,大过年的再不穿件新衣服,我心里不安呐。”

  上武村退休老书记巨献忠对记者谈到段伟明,深有感触说,段伟明身上有两股“筋脉”,一条是“义”,一条是“仁”。

  桐峪村支部书记贾运生评价段伟明是个“难得的大好人”说他“一辈子做好事,不简单”。

  原山西运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桐峪老乡张吉兆这样评价“好兄弟”段伟明:他的内心常揣着“亏欠”二字。他这辈子亏欠父母、妻子、孩子太多,他唯一不亏欠的就是他人。

  人常说,好人好事好家风。老段的所作所为与他有一个包容、理解、支持他的家庭密不可分。妻子的默认就是最大的支持,当记者问起她对老段行为的感受,牛现芳平静道:“这么多年,我都习惯了”。她嘴上说得轻描淡写,但在生活中有谁知道她的艰难与压力,以及不免生出的些许无奈?

  老段有两个孝顺的儿子,大儿子段理毕业于太原财经大学,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几天前得知老爸的旧手机摔坏了,立马买了一部机身大、字号大、内存大的“三大”手机,老段高兴得爱不释手。老段联系人多,手机费开销大,大儿子便承包了费用。为了老爸身体健康,大儿子还给他常年订了无糖牛奶。二儿子段政毕业于北京防卫科技学院,之后又自学3年,于2018年拿到北大毕业证书。去年11月被北大校友会评为“北大优秀校友工作者”,今年7月又入了党,可谓双喜临门。段政现在榆次信用社工作,平日很忙,难得回家。他给老爸下的“任务”是每天早上一个必须吃一份蒸蛋,买的新衣必须要穿。他希望父亲不要太过操劳,再像过去那样只顾别人,不顾自己。

  采访结束前问起段伟明今后的打算,他的想法依旧简单直接,就是要把好事一直做下去,直到做不动的那天。“好事做不完,但总有做不动的时候。我身体还好,希望那天晚点来。”他说,现在娃们也长大了,他们能把好事做起来、做下去。他相信未来会比现在的日子更好、更富裕,但要帮助的人一点不会少,还有很多事要他去做。他说他也讲不出为什么,但就是这样相信着。

  (全文完)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