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自强答卷 展老兵新颜
——山东章丘残疾老兵王堃的优秀事迹
2019年7月21日,扶贫众筹“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捐款15万元启动仪式。
慈善公益报(张锐 本报记者 艾捷)王堃,山东章丘人。1984年入伍,因公致残的功勋老兵,摘除左眼、丧失50%劳动能力,在无法继续服役的情况下,于2008年告别了服役20多年的部队,选择了自主择业。他坚持退伍不褪色,继续造福社会。他选择从事环保公益事业,一心致力于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
在做好环保的同时,王堃投身于精准扶贫工作,因成绩突出,被评为2018年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的先进事迹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所在单位也被评为济南市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十大先进社会组织”“济南爱心捐赠单位”。
勇于担当 高擎环保旗帜
2014年,王堃用自己的转业费和安家费成立了济南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秉承着为政府、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宗旨,2015年,他又成立了山东省工业环保促进会,这是国内首家以环境污染治理为主导的、企业自发成立的环境促进会,协会成立就是为政府、为会员单位服务。“既然大家信任,我就一定要把促进会办好办强,真真正正地为环境保护做实事。”王堃说。
王堃迅速组建了10多人的精干团队,开始了“环境保护新的长征”。“做环保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王堃深知,要做好协会工作,不掌握第一手资料,做环保事业只能是空中楼阁。于是,王堃带领团队历时半年,从黄河入鲁第一县,到沂蒙山区、胶东半岛,对140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努力做到心中有数。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后,王堃的工作思路日渐清晰:凝聚工业领域专家、国内科研院所、山东工业企业以及防治污染服务公司等优质资源,依托促进会搭建专业平台,为政府、行业和会员单位做专业环保服务。
王堃认为,要想既改善环境质量又保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就要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良性互动的大格局。要调动规划、市场、科技、行政、文化五种力量,打出环境保护的“组合拳”,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和发展问题,王堃积极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企业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16年底,中央环保督查组向山东省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面对多家会员单位被约谈,连续多日,王堃逐家登门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对策,积极协调设备技术改进,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一年365天,王堃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会员单位和企业之间奔波,其余时间在办公室接待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
短短数年间,王堃与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持续创新,先后实现了通过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合理配置等途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施行;提高了工业企业系统与经济系统运行效能水平;促进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期间,协调会员单位技术交流30多项,技术引进10多个,为会员单位协调解决问题百余个。
环境保护是国家战略,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的发展理念,是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理想,更是每个人的责任。王堃要用实际行动,做环保践行的积极推进者,做“两山论”的坚定践行者。
不忘本色 携退伍军人前行
20多年的部队历练不仅把王堃塑造成了一名优秀的共和国军人,更是将拳拳报国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进了骨子里、融入了血脉中,成为了他人生的方向。
由王堃组织发起的助力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活动全面展开。他遍访驻军部队、地方民政部门,联系需要帮助的退役军人,认真研究助力发展方向。从开始时仅资助十几人,到现在已达到一次可以资助上百人。
2019年春节前夕,在看望长清区万德街道长城村残疾退役军人刘善宝时,王堃了解到他患有胸腺癌。在得知癌细胞已转移压迫下肢神经,造成下肢瘫痪的情况后,他决定定资助刘善宝,刘善宝感动地说:“有了大家的关心,我就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充分调动协会会员单位力量,安置退伍军人和军人家属近百人。王堃认为,退役军人政治觉悟高,吃苦耐劳,敢于担当,无论自己创业,还是在企业就业,都是一把好手。帮助大家就业创业,携手并肩发展,既是对部队多年培养的回馈,也是对部队团队战斗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实践证明,自觉自愿支持“双创”是一块宝贵的磨刀石,既能够不断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持续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每逢建军节、春节,他还去部队干休所看望离退休老干部,为进一步加强军民之间的联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王堃积极为开展军地军民共建活动牵线搭桥,不断创新爱国拥军模式,发展拥军优属和慈善事业。
王堃深入高校进行国防教育,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树立珍爱和平、爱国尚武的意识,努力学习,增长本领,自觉地投身到我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将个人的青春梦想与国家的“强军梦,强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腔热血和力量。
脱贫攻坚 教育扶贫率先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军人,王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做好环保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带领全协会员工和广大会员,全力投身精准脱贫事业,激活了精准扶贫工作的“一池春水”。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通过调研,王堃深刻认识到,“教育扶贫”是改善贫穷落后的基础。
2014年10月17日,国家首个“扶贫日”,王堃出资48万元,设立“环保助学金”,分4年资助济南大学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给24名学生每人每年提供5000元助学金,并为他们协调提供假期实习机会和毕业工作岗位。精准扶贫方式从单一访贫问苦转变为“扶贫先扶智”。
在王堃办公室的书柜里,珍藏着一封封感谢信,一份份学习成绩单,一张张学生照片,每一份都承载着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2016年春节前夕,王堃组织并协同济南市民政局、济南大学联合举办了“送温暖,建平台”主题家访活动,赴商河、沂南、莱芜三地为寒门学子送去温暖和关怀,详细了解受资助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业情况。春节期间王堃收到了济南大学吴光云寄来的贺卡,孩子在贺卡里写道:“等我毕业后也会做环保、做慈善,用自己所有去回馈社会!”王堃说:“资助一个困难学生,等于救助一个家庭,孩子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2017年王堃又出资60万元,分4年资助山东财经大学3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新生每人每年5000元。王堃曾说:“我只是很微薄的力量,但我会尽我所能让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帮助。今后,我还会去资助更多的孩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与他们同筑‘青春梦’和‘中国梦’。”
不忘初心 倾情帮扶困境人
2016年,王堃与济阳县仁风镇高家村结成帮扶对子,常年资助该村11户贫困家庭。在扶贫道路上,他倾注的不仅是自己的心血、精力,更是对广大贫困群众一点一滴的真实感情,始终把贫困群众放心里、当亲人。2017年春节前夕,王堃想到高家村的贫困乡亲可能还没置办年货,便带领环保协会员工到高家村慰问。他在走访时发现,92岁高龄的老人董传文与50多岁患有癫痫病的儿子董孟科相依为命。儿子的病早已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因无法治愈,只能靠药物维持现状,并且几乎每个月都要犯病一次,92岁的老父亲不但要给儿子做饭,还要寸步不离的照看儿子身边,随时做好儿子犯病的准备。老人的精神状态很好,他握住王堃的手说:“感谢你们的帮助,我身子骨硬朗的很,有这么好的政策鼓励我再活十年都没问题!”王堃当即决定,在定向扶贫的基础上自掏腰包为老人患病的儿子购买所需药品。此外,王堃还与村支书商量为贫困户中年龄最大的老人每年过一次生日,借此机会把所有贫困户召集在一起,让他们知道社会没有忘记他们,更没有抛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但就是这样一位大家看来在扶贫事业上“一掷千金”“出手阔绰”的慈善家,自己的生活却异常简单朴素,经常是一碗泡面对付一顿饭,脚上穿的总是那么两双鞋,外套衬衣更是洗得发白。他用简朴至极的生活诠释着“先人后己人间大义”的真正含义。
2017年9月,王堃组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专家前往高家村义诊,开展疾病健康教育等医疗扶贫。2018年1月,王堃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现场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缘梦基金”捐赠12万元,帮助那些渴望团圆的寻子家庭。
每年春节前夕,王堃都会去看望贫困户,至今已累计走访济阳、章丘、长清、泗水、临沭等地1100余户,慰问金及物资价值近百万元。并积极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创办品牌、搭建平台、拓宽销路。
王堃认为,只有规模化强、组织化高的社会组织可以将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像珍珠般地串联起来,形成组织优势和力量优势,克服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缺乏有效沟通的弊端,建立一个交流平台,推动乡村振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人间有情 爱心点亮光明
2019年6月21日,扶贫众筹“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的捐赠仪式在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举办,王堃决定今后连续十年,每年捐助15万元,帮助一百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白内障是老年人视力丧失最常见的原因。很多白内障患者由于经济条件较差,面临着“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错失甚至放弃治疗的机会,最终导致失明,无法正常生活,给患者自身造成了痛苦,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生活负担。王堃本人是残疾人,左眼是义眼,能够深刻体会到患有眼疾的痛苦。王堃希望通过扶贫众筹“光明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可以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受台风“利奇马”影响,8月11日,济南章丘区及周边县市普降特大暴雨,该区多村庄发生内涝。本次降水量是自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一次降水,导致万余人受灾。
心系受灾群众,王堃通过济南市慈善总会向章丘受灾地区捐出10万元善款及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弘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王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使命,向全社会树起了一面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的旗帜;一面艰苦奋斗、一心为人、忠心为党的旗帜,体现了身残志坚的自强精神和敢打硬仗的军人气节,成为新时代朱彦夫精神的传承人。
王堃(左)向山东财经大学捐赠60万元“环保助学金”
2019年8月14日,王堃(右)为章丘区“利奇马”受灾群众捐款10万元。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