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来自山西太原的温凤萍正在进行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她的爱心和善举,让一名7岁男童血液病患者和家庭重新点燃了生命之光。
温凤萍,今年40岁,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医学专业硕士毕业,曾是一名核医学科医生,现为某医药公司高级医药代表。她是山西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第15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中华骨髓库第7681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0个位点完全相合,这在医学上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几率,如此小概率的事件我们都碰上了,那得是多大的缘分呀!”躺在采集床上,温凤萍始终保持着阳光般的笑容,她的乐观和积极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配型成功 感觉像中了500万
2010年9月27日,当时还在医院工作的温凤萍值完夜班,和同事一起去献血,却因为肝功能指标不合格没能献血,当她得知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便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并采集10毫升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2018年6月7日,温凤萍接到中华骨髓库山西分库的电话,通知她与正在上海某医院治疗的一名7岁男童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相合,工作人员问她是否还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温凤萍反问道:“为什么不愿意呢?当时留血样就是为了有人需要的时候可以帮助别人呀!”听到配型成功的消息,温凤萍感觉自己就像中了500万一样,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我是学医的,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十分了解,只要患者需要,随时可以捐献。”
之后,温凤萍在太原采集血样进行高分辨检测,结果10个位点完全相合,在山西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7月进行了体检,体检报告显示指标一切正常,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标准。“10个位点完全相合,这在医学上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几率,如此小概率的事件让我们碰上了,那得是多大的缘分呀!如果让见面的话,生活中我又多了一个儿子,因为是双盲,只能默默地祝福他,以后他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会义不容辞地帮助。”温凤萍说。
为了达标 3个月减重近10公斤
生完孩子后,温凤萍的体重一直超标。“我怀孕期间血糖有点高,虽然控制得挺好,但糖耐量肯定不正常。”担心身体指标不合格会影响捐献,接到配型成功电话的第二天,温凤萍就花3500元办了一张减肥卡,通过按摩和严格的控制饮食,3个月时间她成功减重近10公斤。“我一直就有减肥的计划,但因为忙于工作没能实现,感谢这个孩子,给了我减肥的动力。”温凤萍感慨道,“减肥后好多以前的衣服都能穿了。”
在采访过程中,温凤萍一直强调能量守恒定律,她说捐献造血干细胞看起来是她在帮助对方,但其实也帮了自己。她在给小男孩的信中写道:“非常感谢你,要不是你在我生命里出现,我都不知道要背着这10公斤多余的肉肉走多久……”
知道温凤萍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周围朋友有担心的,有不理解的,温凤萍都坦然面对。“其实现在技术非常成熟,管子都特别贵,是一次性的,很安全。我活得比较随心所欲,自己喜欢啥就干啥。”温凤萍是个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爱玩的人,同时,她也很爱学习,工作之余不仅考取了与工作相关的药师证,还考了导游证、绘画心理咨询师证。“她乐善助人,与人相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阳光,是个能带来正能量的人。”这是老公邵步文对她的评价。
一波三折 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温凤萍说,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起初她老公邵步文并不同意。“我们俩年龄都比较大,孩子年龄又小,我是担心会对身体有影响。”邵步文说道。后来他通过在上网查资料、找医生朋友咨询,才打消了顾虑。
尽管温凤萍做好了一切准备,但事情却没有想象中的顺利。有一天,温凤萍的膝关节突然疼痛,走路左腿迈不动,经检查,膝盖患有滑膜炎,有积水,需要手术治疗。尽管她觉得不会影响捐献,但中华骨髓库山西分库的工作人员知道后,暂缓了捐献计划,说要先保证供者的健康。“当时对方担心是我不想捐,那段时间心里很不舒服,我是一个特别重承诺的人,尤其是在孩子面前。”
幸运的是,经人介绍,温凤萍在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通过中医疗法,治好了腿疾。终于,捐献计划重新启动。
中秋佳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当天,温凤萍在丈夫和儿子的陪同下打了动员针,她也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了这一重要时刻,她在文中写道:“此刻,有一个人,在远方,无菌仓里,等待,些许感动涌上心头!”温凤萍说,打了针后会有一些反应,有感冒样的症状,浑身乏力、疼,但都可以忍受。
9月28日上午,温凤萍顺利采集198毫升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束后,山西省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与来自上海移植医院的医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交接。血融于情,带着浓浓爱心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于当晚运抵上海并移植到患者体内,实现捐献者温凤萍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愿望。
当天上午,山西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主任左彤授予她“山西省红十字会荣誉会员”称号,表彰她参与公益、奉献爱心、拯救生命的高尚行为,并对她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爱心和善举表示感谢。
不忘初心 我们等你回家
中华骨髓库山西分库自2005年成立以来,共收到志愿捐献者入库资料8.45万份,有156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其中有5名志愿者分别向新加坡、韩国及澳大利亚患者进行了捐献。
“大家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还存有一定的误区,认为捐献会危害身体健康,其实完全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山西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主任左彤表示,“造血干细胞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把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不需要抽取骨髓。”由于我国独生子女众多,很难在亲缘关系者中找到合适的配型,而要通过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寻找非血缘关系的志愿捐献者。目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以及治疗造血和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有效手段。非血缘关系的相合概率仅为万分之一到十几万分之一。
左彤介绍,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成年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量一般为3千克左右,捐献者只需捐献200ml左右(含造血干细胞约10克)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就可为患者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同时,采集过程安全、可靠,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为挽救数以万计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生命,省红十字会呼吁更多适龄、健康公民,特别是青年人积极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为血液病患者奉献“生命种子”,帮助他们获得新生。只要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均可与当地红十字会或省级分库联系,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队伍,用爱和勇气为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
“捐献志愿者的流失和反悔,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我省也不例外,出现过配型成功却找不到志愿者本人的情况。”左彤表示,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流失有多种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入库志愿者由于所留的电话改变,导致无法联系。还有的志愿者即使联系上,面临捐献了又害怕退缩而放弃。“如果你曾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如果你的联系方式发生了变化,请你联系中华骨髓库山西分库,不忘初心,等你回家。”(任道浩)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