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草根慈善
贺星龙:一名劳动者的慈善路
2017-05-04 14:47:1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 馨)日前,第六届山西省道德模范授奖仪式在山西太原举行,据了解,全省共有47名先进人物被授予第六届山西省道德模范和提名奖。

 
  其中,来自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乐堂村的最美村医贺星龙,用实际行动为成百上千的村民送健康的事迹。近日被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做出表彰,并由该委下发文件,做出向“最美医生”贺星龙学习的决定。贺星龙坚持17年如一日,牢记宗旨、忠诚使命、扎根山村、甘于奉献的精神被传播到人们的心中。
 
  据了解,大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因自然条件恶劣,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老人较多。徐家垛乡是这个贫困县里的贫困乡,贺星龙一家也是精准扶贫中的建档立卡户。2000年,贺星龙从卫校毕业实习,放弃留在条件较好县医院的机会,选择回村当一名医生,“我上卫校学医是乡亲们30、50凑钱供的,毕业后肯定要回来。”自此,他成为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村的村医。
 
  贺星龙的家有四孔窑洞,他与父母及奶奶住在一个院子里。一进院子就在第二孔窑洞窗户上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二十四小时上门服务”——这是贺星龙对乡亲们的承诺。在窑洞内的一面墙上,贴着十几张纸,密密麻麻地写着500余名患者的名字和联系电话,贺星龙说,是因为手机卡上存不上了,只能记录在这里,方便查看和及时出诊。
 
  在2004年,贺星龙行医范围达到8个村,每天出诊都能碰到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生病却孤独无助的场面,让他产生了关照他们的想法,就为此事,他主动找到乡镇医院院长协商,承担起全乡1028名儿童的防疫工作和200多名儿童营养包的发放,同时,他也将守护470位留守老人的健康视为己任。贺星龙说,在这470多位留守老人中,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13户五保户。“他们无依无靠,没有经济来源,怎么生活呢”。2000年起,贺星龙就主动承担起13户五保户的医疗费用,过年给他们送米送面,大年初一还把他们叫到家里吃顿团圆饭,每人买一件新衣服,而贺星龙他却连续6年没给自己买过一件新衣服,过年时就穿件开摩托车店同学送的工服。
 
  乐堂村委,全村4个自然村,143户,547口人就散落在长达10公里的黄河东岸上,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和儿童中,有点文化的也只有贺星龙一人。村民们除了看病外,其余生产生活中带有文化之类的事,也要找贺星龙,为此,贺星龙也就成了村里的“大忙人”,成了没有职务的村干部。有人劝他走出去,去县里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可贺星龙十分“固执”,他说:“只要有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我就不会走,我走了,好过了,他们怎么办,谁给他们看病,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自2000年行医以来,17年间,贺星龙背破12个行医包,骑坏6辆摩托车,脚步跨越陕西、山西两省的28个行政村,累计行程40多万公里,为家乡周边28个村子、4600余名村民开展医疗服务,累计出诊约17万人次,每年为留守儿童打疫苗1080人,每年发放营养包240人,免收出诊费累计35万余元,并长年照顾孤寡老人和顽疾病人。
 
  据了解,2015年12月,贺星龙被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委县政府评为“最美乡村医生”;2016年5月,被临汾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6月,被山西省委组织部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12月,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人物”。2017年4月,荣获“第六届山西省道德模范”称号。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册劳动者的慈善故事。


责任编辑:b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