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见习记者 何小鱼)“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们往往将花儿、碧水、蓝天和年轻的姑娘镶嵌在一个画面中,画中意境恬美,绿意浓浓。然而20多年前,年仅19岁的李丽红来到了辽宁省大连市福利院,上班第一天,她发现和她镶在同一幅画里的不是鲜花和绿叶,而是一群瘫痪在床的孤寡老人。其中一个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正在用自己的假牙抓玩自己的大便。此刻,这个小姑娘的内心剧烈的翻滚着,恶心、厌恶、迷茫……
面对这群弱势群体,李丽红天生就有一颗柔软的心,面对工作中困难,她不服输。她坚信,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好。身边老党员的高度自觉性和先锋模范性鞭策着她、影响着她,李丽红不知不觉的融入了这个有着大爱的集体。她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学习,不断成长。她那“平凡的良心”开始发出光亮,让他人变得越来越幸福,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快乐。
如今,李丽红早已成为共产党员和护士长,她冲锋在前,脏活、累活、险活主动承担,在她的带领下,她负责的班组将“养员至上,服务第一”作为宗旨,年年被评为“院优秀班组”。
李丽红护理病房有一个智力发育迟滞的养员叫王福云,一次发高烧,医生检查肺内感染,并怀疑是肺结核,需进一步观察确诊。李丽红了解情况后,对他隔离护理,隔离期间,她不顾传染风险每天去照顾王福云,用专业的手法给他扣背,清理呕吐在床单上的污物,在李丽红和班组人员的悉心照料下,王福云病情终于稳定,并最终康复。
还有一名养员孙永山,因肠梗阻发作需家属带到外院会诊,由于养员精神异常,无法配合外院治疗,家属只好将他带回病房。当时已经下班,可李丽红看到后,立即过来帮忙,她一边询问会诊情况一边帮助患者按摩腹部,由于患者灌肠后,腹腔内巨大的压力,大便难以控制,不成形的粪便溅到了李丽红的鞋和裤子上,但她没有在意,却一个劲地安慰养员。站在一旁的患者家属非常过意不去,感动地说:“你们的工作真不容易,以前不了解,哪知道你们这么辛苦,你们做的这些,我们家属都做不到啊!”几天后,养员家属送来了锦旗和1000多元的现金表达感谢,最终,在家属的坚持下,李丽红只收下了锦旗,谢绝了现金。
养员宫润林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痛恨一切,经常与其他养员打架。李丽红经常和他耐心沟通,与他分享生活中的幸福与辛酸,不断地鼓励他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把温情、感动不断融入他的内心。一段时间以后,宫润林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体重增加了20多斤,他变得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能够和其他养员和睦相处,有时还会主动帮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养员董文成,身体一侧偏瘫,少言寡语,整天呆坐一处,李丽红通过相谈的方式逐渐走进他的内心,在李丽红的鼓励下,董文成开始锻炼行走,从慢慢挪步到可以自己下楼梯。因脚部畸形,他穿不了普通的鞋子,李丽红跑了多家商店,终于为他买到了合脚的鞋子。为此,董文成激动而努力地说:“我遇到,好,好人了。”
当养员故去,李丽红每次都会打来热水,用毛巾、香皂将死者从头到脚擦洗干净,从里到外换上了崭新的衣服和鞋袜。新进单位的小护士看到后很感动,说:“护士长你可真行,我们以前在医院也只是尸体料理,从没做过这么细致的护理。”李丽红颇有感触地着说:“虽然这些患者去世了,也应得到足够的尊重。”这些朴实的话语和行为影响、感动着周围的同事们,为新来的同志树立了好榜样,带动大家共同进步。
一天,患有癫痫性精神障碍的贾盛林突然昏迷,家属感觉已经没有抢救的希望了,对李丽红说:“人估计没救了,等他走了告诉我们一声吧。”虽然家属放弃了,但李丽红和她的班组没有放弃。李丽红和班组成员制定详细的护理康复计划,每天不厌其烦地帮助贾盛林护理口腔、导尿、接大便、按摩后背、洗澡、换洗衣物、换洗被单……没想到,一个月后,贾生林竟然奇迹般的醒来了。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贾盛林逐渐可以说话、坐起、乃至行走……
李丽红不是妙手回春的医生,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护士,但她却用自己的执着和责任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养员。在工作中,李丽红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在哪里,都用贴心的关怀和精细的服务让养员们享有舒适和安宁。她的努力也因此获得了全社会的高度称赞。
老子说:“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真正的善良和水一样,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也许李丽红没有“广济天下”的壮举,没有“海纳百川”的气魄,但她却用水的宁静和坚韧赋予了生命最大的尊重。李丽红的质朴与执着影响着她身边每一个人,愿这“美丽的传承”薪火不息,亘久弥芳。
责任编辑:pig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