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舒城县举办了一场为洪真尘小朋友的网上“网捐”活动,短短几天时间,30多万元捐款让洪真尘看到了生的希望。
洪真尘是个不到一岁的小朋友,因患了石骨症,巨额的医疗费使全家陷入了痛苦和无奈之中。为筹集治疗费用,舒城县义工联合会开始了网上募捐活动,随后,一些民间组织也加入到了募捐的行列。终于,在爱心接力下,一笔笔捐款如溪水一样流入了爱心账号里。
微公益,走进寻常百姓家
随手转发帮助农村的孤寡老人,随时转发帮助贫困的大学生,随时转发关爱留守儿童……这些微公益爱心传递活动均发起于志愿者团体“舒城义工联合会”的爱心资助平台。
义工联合会的发起人李永生说,作为一个退伍军人,一直梦想做点公益事业,成立了舒城县义工联合会,有计划地做起了慈善事业。但慢慢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愿意做慈善的普通百姓也很积极,但就缺少这个做慈善的平台。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帮助困难个体,李永生利用网络新媒体,创设了爱心资助平台,让求助者和愿意资助者相互对接。
如今,微公益在舒城已呈普遍开花之势,如“无偿献血公益联盟”、“创业爱心圆梦”等微公益活动如火如荼。该县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微公益力量正在民间快速发展,传统的一些公益性组织,由于民间力量的加入,变得更加有生机和活力。
“微公益,我们定位在微字上,强调的是平常人、平常心、平常事。”舒城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是让人人都能参与,如捐几元钱、转发一条微博,参加一个活动,以此帮助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微公益,破解德育之困境
微公益破解了德育的困境,对此,该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林深有感慨,微博、微信是青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参加文明创建等社会实践,使全县的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时代性。
“一月一百元”微公益发起者杨永勇3年前就致力于该工作,现在他的团队已发展到30多人。杨永勇说,这主要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收集一些需要帮助的对象,以一月一百元的形式帮助、扶持他们。到目前为止,该项活动已捐助了50多人。
“青年人最有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也快,他们富有创意的微公益活动改变了传统志愿服务的固定模式。团县委正在引导更多青年人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大爱精神。”舒城县团县委书记文方说。
王有平当初是一名高中生,本是读书的年龄却在社会上混日子。家里人很着急,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那就是到乡下参加一次微公益活动,农村儿童的贫困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使他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他说,我再也不能这样混日子了。他又重新走进了学堂,还考取了大学。
舒城县委党校副校长马玲这样看待微公益,微公益弥补了青年人的德育只有理论说教没有实践的不足。它从行为方面更有助于青少年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的锤炼,因此,这种公益活动是我们德育教育非常有效的途径。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