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楼盘)都市报讯 (记者伍梦霞摄影报道)一个“义”字成就了《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而在乌市永盛社区也有一个“小马哥”,他用一个“爱”字温暖着身边的人。从2008年至今,“小马哥”马彦录捐出了近30万元,长期资助20多名困难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自己的工程队和修理店的老板却依然过着租房子的拮据生活。
10月22日,记者来到马彦录位于地窝堡三队的修理店内。店面外挂着个大大的“民族团结便民维修部”门牌,旁边挂着他被表彰的照片。一进办公室,3面墙上挂满了来自全疆各地送来的锦旗,“真情系学子,温暖送人心”,其中一面锦旗上这样写道。
从落魄摊贩到老板 陌生人的爱心让他坚持
让马彦录坚持慈善之路的原因还得从十几年前说起。
2001年,马彦录与妻子马发发离开老家宁夏同心县来到乌市闯荡,看着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都市,他下定决心要在这里立足。然而立足并不是这么容易,只有小学文化的他甚至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他说:“那时候我拾过破烂、砸过钢筋、卖过水果和蔬菜,连出租房内睡觉的床板都买不起。”
人们常说,最让人感动的帮助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马彦录说,而让在困境中的他感到温暖的则是身边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2002年,我卖水果赔光了本钱,没钱交房租,当时的房东半年没有收房租,还经常接济我们。见我在大冬天推着拉拉车在巷道卖水果、蔬菜,居民们觉得我很不容易,都过来买我的水果、菜,那段艰苦的日子幸亏有那些好心人的帮助才能坚持下来。”马彦录告诉记者。
2006年5月,经朋友的帮助,马彦录在一家塑钢加工部学做塑钢。由于勤奋刻苦,他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当起了小组长。没过多久,他开始独自创业,开了一家铁艺加工部。经过多年的打拼,生意越来越红火,夫妻俩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将爱延续 成就“小马哥”的爱心传奇
正因为有了这些不同的生活经历,马彦录深深体会到在外摸爬滚打的这几年间创业的艰难,所以在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不论是左邻右舍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只要能帮,他都肯出力解决一些问题。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