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郭水来又参加了两场公益活动。这位有着“助学狂人”、“志愿服务狂人”等美誉的中学老师,在过去18年中,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做公益。他从一个人“偷偷”助学做起,到逐渐发动身边人做公益,如今已培养并带领200多名志愿者,积极开展各项志愿服务。
【付出】
从普通义工做到慈善助学
高考后为贫寒学子筹学费
郭水来与助学结缘已经很久了。当时,班上有个特困生要退学,郭水来于心不忍,主动帮他把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揽下来。其实,当时郭水来刚参加工作,一个月收入也就几百元,但还是省吃俭用帮助这名学生。不过,郭水来偷偷摸摸不敢声张,生怕被人说是“傻雷锋”。
郭水来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深知教育能够改变命运。他说,身为老师,“一个都不能少”是一种责任,不能眼睁睁看着某个孩子因为贫穷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郭水来的慈善助学之路越走越开阔,他也从一名普通义工变成了慈善助学项目的负责人。每年高考过后,郭水来就组织志愿者到贫困生的家里做助学调查,一天跑一百多公里是常事。而且,路途中的饮食、油费都是郭水来自掏腰包。不仅如此,为了给贫困生筹集善款,郭水来联系了很多企业家。有些人比较忙,为了等到人,郭水来要跑好几趟才能遇上。不过,郭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助学项目让数百名贫寒学子得到帮助。
郭水来还参与创办翔安区新店镇后村文化园、后村红十字会、后村教育促进会、兴港教育促进会等多家机构的志愿服务,连续多年义务为孩子辅导功课,并担任多所学校的少先队志愿辅导员。
【回报】
受助学生加入志愿服务
课堂教学多了公益素材
郭水来不仅对贫困生进行物质资助,还注重对他们的精神帮扶。他组织受助学生交流学习励志心得,不少早年受助的学生,如今也加入志愿者队伍,把这份爱和感恩传递下去。
“做公益虽然没报酬,但给了我们向世界表达爱的机会。”这是郭水来经常说的话。他的言传身教打动了不少学生和家长。有家长给他打电话,希望他带着自己的孩子做志愿服务。
郭水来花费大量业余时间做公益,但是他的主业并没有受到影响。在今年翔安区名师工程评选中,他获得中学教师组第一名,荣获翔安区“十佳教师”称号。评比设置了教学基本功、片断教学、教学设计等考核环节,胜出者需具备扎实的功底。在此之前,他曾连续15年担任班主任、年段长,不仅获得学生和家长的称赞,还多次受到各级各类表彰。
丰富的公益活动经历,也让郭水来的课程更精彩。他的语文课常有很多新鲜的内容,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辩论“寒门是否还能出贵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名片】
郭水来:翔安区实验学校初中语文老师、翔安区教育基金会志愿服务队队长。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