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草根慈善
申满仓:红旗渠畔走来的慈祥老人
2015-10-09 10:38:03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讯 申满仓去修红旗渠,是1962年,那年,28 岁的申满仓已是个瓦工手艺精湛的技术工了。他原本在北京做瓦工搞建筑,那是中央军委总后勤部下设的一家公司,是因为当时国家遭遇自然灾害,加之另外的原因,许多大项目下马了,领导号召在城市的人返回农村,年轻的申满仓就带头响应号召,准备要回老家林县(当时林州市还是县)。

 
  回来得真巧,正赶上红旗渠上马,工地上也正缺申满仓这样手艺精湛又认真负责的工匠。
 
  往渠上去的那天,他起个大早,胡乱吃了点什么,就带上准备好的24 斤玉米面,6斤小米,这是一个月的口粮,还有简单的行装,跟村里的同伴上路了,修渠工地距家60华里,如是平坦大道,用不了半天光景,年轻的农村小伙就达目的地了。可是,往红旗渠全是崎岖蜿蜒的山道,既高低不平,又弯曲不直,有那地方,根本不是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着往前奔,直奔到天黑,才到了工地。
 
  申满仓的修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那年头,村里的年轻人都抢着往红旗渠工地去,说实话,能跟大伙一块干活,不仅热闹有劲儿,一天还能得到一斤粮食的补助,在那吃不饱的年代,这不能说不是一种诱惑呀!
 
  申满仓可谓一块金子,放到哪里他都放光,当年在北京,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大工程里,他可是个率领500号人的头头,而且,他带的这帮人,多是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与那些人强马壮的兄弟团队相比,干起活的确不是对手。可是,申满仓并不服输,他知道笨鸟先飞的路子,更明白乌龟与兔子赛跑的寓言的哲理,申满仓就是靠着这种思想,将500 号人马带上了路,赢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领导的信任,同志的钦佩。
 
  如今,他上了红旗渠,无论是抬石头,打炮眼,还是砌渠墙,都是好样的,就这样,一直干到红旗渠建成通水。
 
  回到村里,申满仓这块金子继续发光,村里无论建小学,还是搞副业,申满仓都是带头人。
 
  红旗渠是修成了。许多山民开始享用着渠水的甘甜滋润。可是,申满仓的家乡林州市城郊乡王家庙村,却不能顺畅地享用甘甜的渠水。
 
  原来是红旗渠的水流至王家庙村,途径5 个村庄,也是在开始阶段管理缺乏经验,造成下端的村子用水难,虽然管理红旗渠的同志制定有计划,什么时间给哪一村子供水,可是待往给王家庙村供水时,上端的村子总会有人趁机截流渠水,这种情况,申满仓同他的村民就难以及时用水,为这事申满仓不想跟领导找麻烦,他想了个主意,从红旗渠那里直接装置一条管道。这样,管理人员照计划往王家庙供水时,就不再被截流了。这方法是好,可是铺设这样一条管道,是需要资金的呀,能去向乡里领导哭诉困难吗?更不能去找县领导的麻烦,那咋办?申满仓精打细算一番,修这条1800米的管道,加起来至少20万元,当然还得精打细算着操办,至于修渠的人工,那只有号召大家义务劳动了,是的,办这种好事,村里没人不愿意参加义务劳动的。
 
  申满仓的想法一出来,立马获得全村子人的赞许,一家家都巴不得赶紧去义务修渠的,可是,这条供水管道途经几处是外村的土地,是要动动人家平整的田地、有的上面还长着诱人的庄稼,谁家好生生的田地愿意让人刨东剜西的。咋办?大家公推,还得由申满仓老人去协调这难事。谁不知申满仓人善、心慈,平日常为别人办好事,爱助人为乐。有个小孩考上大学,家里缺钱供他,申满仓知道后就拿出2000元给他,有个水库干涸了,破败的年久失修,申满仓又献技术又掏钱,去修那水库;水库修好了,他又怕出事,有那不懂事的娃娃去戏水,要淹住了溺水死了咋办?他又去找人来承包这水库……这样有了承包人的昼夜看守管理,老人方放下心来。
 
  申满仓去协调村子铺管子的事,尽管被占土地的人家不是多乐意的,但是看到站在面前的是申满仓,却说不出个“不”字,只是强挤出苦笑道:“满仓啊,这事要不是你出面,他谁来说,就是说到天边俺也不答应的,亏得是你满仓呀,俺能说啥子哩,唉……”
 
  事情就是这样协调成的,管子就是这样铺设好的,红旗渠的水就是这样,顺顺畅畅流进王家庙存的……
 
  按说,申满仓该满意了,该好好地颐养天年了,都80好几的人啦!可是,就在2015年的流火七月,由他发起的夕阳红人工服务队正式成立了,这支平均年龄63 岁的义工队,在王家庙继续发挥着光和热。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