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草根慈善
草根慈善,干的就是良心活儿!
2015-06-29 14:06:03    中国江西网

 

爱心人士和资助对象在一起

  当冷漠成为一种社会疾病,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身边却永远不会缺乏让人感动的群体。

  连日来,本报记者在都昌县就接触到这么一群人:他们本是最普通的网民,但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利用网络平台整合资源,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自今年4月成立以来,这个只有106名成员的群体,累计募集款物三四万元,累计走访探望困难家庭十二次,送上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已至少改变四五个家庭的困局,被都昌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草根慰问团”。

  爱心“融化”困住女孩的锁

  10月27日下午,在都昌县狮山乡长垅村长垅组一户人家门口,村民余其昌和妻子正在收拾柴火,女儿余维霞正在洗衣机旁晾晒衣服,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记者要见的“主角”是余维霞,如果不是网友介绍,谁又能想象得到,她就是70多天前还被父母锁在家里的癫痫病人。这一切改变,源于都昌在线网络论坛“爱心社区”发出的一个帖子。

  8月12日,爱心社区版主“好好活着”到长垅村民小组喝喜酒,路过余其昌家门口时,突然看到屋内有个人在用力拍打钢筋。走进一看,是个一脸悲苦的年轻女孩,脸上脏兮兮的,衣衫也不整,她就是余维霞。

  经简单沟通,“好好活着”得知女孩才19岁,患一种经常突然晕倒还神志不清的病,多方医治无效后,信奉神灵的父母把她锁在屋子里“治疗”。当晚,题为《心痛,怎样才能救救她?》的帖子图文并茂地出现在爱心社区论坛,版主疾呼:一个如花年纪的少女,没有外界的帮助,她的一生将会毁掉!

  此帖迅速引起强烈关注,一天内跟帖就有40多条,大家说女孩患的可能是癫痫,还有网友是都昌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帮女孩分析病情并出谋划策。最后网友达成共识:女孩不能这么关下去,要说服女孩的父母,把她送到医院治疗。

  得知女儿惊动了媒体,很多好心人愿意出钱帮她治病,余其昌终于肯把孩子送去治疗。8月24日,“好好活着”开着车把女孩接到县医院检查,当场给了余其昌500元,医院也为她开辟绿色通道。余其昌的银行账号在论坛公布后,几天内就接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余维霞得到持续有效的治疗,病情因此明显好转。

  “我以前糊涂,差点误了女儿一生!现在她的精神很好,每天都能帮我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10月27日,在采访现场,余其昌惭愧地说,如果没有这些爱心网友的关心,家里一团糟的局面很难改变。

  看到好心人回来看望她,余维霞显得很感动,拉着都昌三中女教师高梦芳的手聊起近况,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搭起资助者与受助者间的桥梁

  网友关注改变余维霞命运的故事,只是都昌在线爱心社区众多感人故事中的一个。

  6月28日,都昌县万户镇新屋村洪永水身患尿毒症、债台高筑、无处可住的事情被发到爱心社区。7月16日,网友自发走访洪永水一家,核实其确实困难后,就配发图片发动网友帮助他。

  在网民的推动下,镇政府为洪永水申请危房改造,风雨飘摇的老木屋因此变成了红砖墙;供电公司为洪家免费安装照明电,并预交500元电费;公安局机关及交警大队送来生活用品;县民政局为其办理低保和大病救助;县农业银行为他捐助1000元和棉被;都昌海尔专卖店送来一台彩电和DVD;客车专线甚至主动提出洪永水每次到县城做透析坐车都免票……

  10月初,网友了解到周溪镇马山村焦堑组曹正发和曹国林兄弟命运悲惨:这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每天放学必须立即回家,因为要为瘫痪的父亲和精神失常的母亲做饭、洗衣服和种菜。在爱心社区的呼吁下,都昌三中送来1800元和衣服,供电公司送来600元和粮油,家具老板赵国强捐赠现金1000元,更多的网友送来现金和大米。

  记者10月27日来到曹家采访时得知,在爱心社区的积极联系下,10月21日,都昌太阳村已办理好接收这两个孩子的手续,明年春节后,兄弟俩将正式入住太阳村……

  “我们所做的就是搭起一座桥梁,让爱心人士有地方献爱心,让需要帮助的人不孤单!”版主“好好活着”余明金是都昌三中的一名教师,他的义举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很多老师也成为爱心社区的一员。

  都昌三中副校长石江波说,网友们关注到的这些困难群体,大多比较偏远,政府救济力量很难顾及,草根力量发起的慈善活动能填补这些空白。学校经常参加爱心走访,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为社会和谐和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网友“杨柳细胞”杨新喜是每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名交警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被用来核实困难家庭情况和联系救助单位,他说:“我们走访一家牵挂一家,我个人力量太小,希望更多的人来做慈善事业!”

  “海边捡鱼老人”给他们力量

  “郭美美事件”让人们对做慈善事业疑虑重重,在都昌这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爱心社区的草根助困却“逆市”跑火,记者试图探寻这背后的原因。

  4月16日创办后不久,爱心社区就遭遇网友质疑:生活困难的人那么多,网友们帮得过来吗?

  版主“献计献策”袁奇就以一个哲理故事作为回应:从前,有个老人每天在海边捡被海浪冲到沙滩上的鱼,有人就劝他:你这样干是徒劳的,即使你捡起来了,等段时间那条鱼还是会冲到沙滩上,慢慢死掉。但老人说,我不管这些,至少捡起的那条鱼能多活一段时间。

  袁奇认为,爱心社区不在于能帮助多少人,而在于普及慈善意识,我们没办法改变他人的命运,但至少能提供物质帮助和关怀,围观本身就有力量!

  为让爱心人士放心捐款,将爱心款百分之百用到受助者身中,爱心社区几名组织者颇费脑筋,想出了看似“原始”却非常有效的善款管理办法。在都昌在线爱心社区版块显眼位置,有一个“社区公益账户及说明”,明确规定公益账户分别由3名网友掌握卡、密码和记账,相互监督。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个“社区公益账户财务收支一览表”,每一笔开销都在网站上公布,接受监督。

  爱心社区已开展的12次走访中,组织者还奉行“零成本”原则,不能花一分善款。每次走访尽量早起,一般控制在半天,路途较远必须在外就餐,费用也要个人解决。而每次活动所需车辆,一般争取爱心企业或单位帮助。

  一名经常捐款的外地网友接受采访时说:我一直非常关注老家的大小事情,都昌在线爱心社区这半年来所做的一切,兑现了“我们将奉献最纯真爱心”的诺言,钱交给他们我很放心!

  11月1日,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邓虹说,扶危助困总有政府顾及不到的地方,这就需要类似爱心社区的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他们的成功再次告诉我们,做慈善不是大老板的特权。如何让草根慈善之苗长成参天大树?邓虹说,当前慈善制度关系没有理顺,一些民间公益组织的做法难能可贵,有关管理部门应思考如何对民间慈善组织加强引导,与其合作,将利国利民的爱心事业做大。


责任编辑:bj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