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威海市关于强化善款募集工作的调研报告
2015-10-19 10:33:00    慈善公益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社会层面看,一是公众慈善意识不强。许多人参与慈善自觉性、主动性不够,除非大灾大难,对日常性捐赠不热衷、参与少,即使有每年一度的“慈心一日捐”这种大型引导性活动,个人捐款也占很小比例。根据相关资料,美国10%的捐款来自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民众,而我国只有10%来自公众,威海仅占4%。二是企业对慈善认识不够。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没有把参与慈善作为自身应承担的义务。前段,威海市慈善办4个小组分头对51家经济效益好、社会影响较大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劝募,有参与慈善意向的较少。另外,走访认捐企业了解到,除个别企业从自身发展考虑而自愿参与慈善外,相当一部分存在应付心理,收缴难度较大。到2016年底,所有认捐协议都将到期,企业对慈善的参与度难以预知。

 

  (二)从慈善组织自身看,一是对外展示力度不够。目前的宣传主要是通过媒体报道大型慈善活动、播放慈善公益广告,通过网站公示年度审计报告、善款接收和使用概况等,对于需救助的困难群众信息,以及公众特别关心的每一笔善款,谁捐了多少,用到哪去了等情况发布得还不够详细具体。二是专业人才少。威海市慈善机构工作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参加相关的工作培训也不多,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大多凭经验。

 

  三、思路和措施

 

  2014 年12 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104〕61 号),山东省政府于2015年8月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104〕61 号文件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105〕16 号),威海市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意见也即将出台。可见,各级对慈善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市民政局党委对慈善事业寄予厚望,提出多项发展举措, 威海市慈善事业必将迎来发展新时期。

 

  一是持续开展宣传工作。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公众慈善意识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为此,应该继续大力宣传慈善工作。1、与该市主流新闻媒体合作,宣传各级慈善事业发展方针政策,及时报道重大慈善活动和工作进展情况,发挥慈善典型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慈善意识;2、在开展“慈心一日捐”等善款募集活动时,协调通讯公司发送手机劝募短信,编写活动简报发往市直各部门及各区市,在媒体和网站公布活动进度,调动全社会参与慈善的积极性;3、利用到企业走访劝募以及与捐赠人联合开展慈善活动等时机,开展面对面的宣传,使业务工作与慈善宣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