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一套台帐动态管理贫困户劳动力信息。对全乡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全面深入摸底调查,了解掌握他们的就业状况、就业意愿和培训意向,规范录入贫困户劳动力信息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目前全乡贫困家庭劳动力776余人,占贫困人口的61%,有就业意向的331余人。
二、通过两个层面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由乡村两级根据实际需要收集和开发保洁、护林、河道管护、图书管理、道路养护、园林管理、安全饮水管理、公益设施维护等公益性岗位,目前已开发23个,使23名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更多的公益性岗位将在协调县就业局、当地企业和服务单位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开发。
三、抓住三个重点精准实施公益性岗位扶贫。一是明确实施步骤,严格按照“服务单位发布招聘公告、贫困户提出申请报名、村级统计上报、服务单位组织招聘录用并签订用工合同、组织岗前培训、按月考核发放工资”的“六步法”进行;二是规范用工合同,由贫困户劳动力和服务单位直接签订,实行一年一签,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三是落实岗位待遇,按照不同岗不同酬、计量计酬的原则,通过“向上争资争项+乡村奖补+社会捐助+服务单位支付”的方式,确保公益性岗位月收入不低于1500元,有效提高贫困户家庭生活条件。
责任编辑:bj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