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5年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有收入的劳动者的工资平均数为30197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到9.1%。
而工作时间上,从2012年到2014年,全国劳动力的工作时间总体下降,一般周工作小时数从约50小时降到约45小时,其中超过60%的加班雇员是“自愿加班”,外资合资企业加班人数比例最高,雇员平均加班时长达41.5个小时。
劳动力结构
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28年
《报告》发现,到2014 年,青年型劳动力为主的年龄结构已不复存在,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28年,初中毕业比例最高为46.97%,职高、技校、中专和大学专科都在6%左右,而大学本科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仅为5.17%。
参加过职业技术培训及曾经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即执业资格)的比例不高;大部分劳动年龄人口有工作经历,未工作的比例不及两成;超过1/4(26.77%)的农村劳动力有外出务工经历,并且,超过四成(40.62%)还准备外出务工。20—24 岁劳动力过去两年参加过(至少5天的)专业技术培训比例13.99%为最高,35—39岁年龄组以后,专业技术培训和曾经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执业资格)的比例急剧下降。这个年龄比例与收入水平急剧下降的趋势也相当。
仅1/4农村务工人员会网购火车票
《报告》得出,中国劳动力阅读报刊、用手机发短信、写信、银行ATM 取款完全没问题的比例皆超过一半,仅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务工人员在使用网上银行、网上购买火车票方面完全没问题。
劳动收入
去年全国劳动力工资平均3 万元
《报告》发现,2014 年全国有收入的劳动者的工资平均数为30197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实际增长速度9.1%;在东中西地区,劳动者的工资平均数分别为33624元、26960元和28246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分别为10.5%、7.7%和8.4%。
家庭收入两端差距高达21 倍
以往网友感叹自己“拖后腿”,往往是由于收入差距造成。据统计,全国平均总收入最高的20%家庭,收入达到153546元,而最低的20%家庭,平均总收入只有7155 元,差距达到21倍。城市和农村内部的差距也非常大,城市最高收入组家庭平均总收入是最低组的约12倍,农村的差距则高达27 倍。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