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融入城市的第一站”,昨日,来自安徽的闫昊拿到《最武汉》口袋书就迫不及待地用手机扫码,关注“长江日报最武汉”微信公众号。“内容好丰富,跟着‘小武哥’,不但可以找朋友、找兼职,还有大量的校园资讯。”
去年9月,“长江日报最武汉”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旨在服务百万大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集学习、娱乐、就业、创新创业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截至目前,“最武汉”粉丝数量达到42万,每日推送文章阅读率稳定在数万次以上,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全国校园类微信公众号之一。这得益于一年来,“最武汉”开展了大量线上、线下活动。
感受城市精彩 组织百万学子看武汉
去年9月初,“最武汉”公众号推出“百万大学生看武汉”活动,成为大学新生了解武汉的最便利途径。登黄鹤楼,乘两江游轮,参观中山舰,江滩打网球……每个周末,不同主题的“最武汉”活动,得到大学生热烈响应。
“那是我来到武汉后第一次游览这座城市,深深感受到她的魅力。”去年10月6日,武汉科技大学大一新生方菡和小伙伴们参加了夜游长江的活动,他们登上“黄鹤楼号”游轮夜游长江,尽享“夜武汉”的独特风情。截至目前,“最武汉”已连续举行10余场不同主题的游览活动,数千大学生参与。
与这项同时进行的“我的大学我的城”随手拍系列活动,迅速在学生中凝聚了热爱大武汉的气场。在“最武汉”的微信平台上,武汉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刘明强拍摄的彩虹跑照片,获得一致点赞。更让刘明强有所收获的是:“加入‘最武汉’,我认识了许多不同学校的朋友,大家分享学习资源,让我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
体验城市温暖 集聚粉丝正能量
今年3月5日,由本报和“最武汉”公众号共同发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基金”活动,每周评出一个大学生志愿活动项目,并资助1万元活动经费。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志愿者发起的“关爱贫困山区孩子公益活动”项目成为第一周最佳项目。负责人陈坤辉说,拿到资助基金后,他和团队成员随时通过“最武汉”的平台展示进度和成果。
一年来,“最武汉”还带领大学生,参与不少公益活动。去年底,江夏百万斤橘子销售告急,“最武汉”发动众多粉丝,认筹“橘基金”,帮助橘农出售大量滞销橘子。
“最武汉”发起大学生公益助学活动,联系企业资助30位贫困大学生。今年高考结束后,“最武汉”还举办网络高招咨询会,粉丝组成的高招咨询团,为高考生及家长提供挑学校、填志愿、选专业提供咨询服务。
融入城市生活 展现大学生精彩
“‘最武汉’是我最贴心的‘小伙伴’。”林晓鹏是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大二学生,1年前刚进大学的时,在“最武汉”的引导下,游汉江、搞聚会、参加草莓音乐节。昨日,武汉大学正式开学迎新,升级为师兄的林晓鹏遇到师弟师妹们,先推荐他们关注“长江日报最武汉”,通过这个平台充分展现精彩的自己。
一年来,“最武汉”征集大量大学生参与全市重大主题活动。本月底,2015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将在武汉召开。“最武汉”推出“为家乡展园代言”的园博志愿者征集活动,掀起高校学生争当志愿者的热潮。
“最武汉”还请粉丝当栏目主编,开发一系列原创栏目,相继推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深度游”等原创栏目,以幽默有趣的文字及手绘图介绍武汉各大高校。
激发城市活力 鼓励学子创新创业
武汉市政府出台“青桐”计划后,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每年奖励100个大学生先锋创业团队。“最武汉”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号召大学学子积极参与,还开辟微访谈栏目,定期征集创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最想见到哪些创业牛人,从而搭建创业者相互沟通了解的桥梁。
“感谢‘最武汉’为高校创业者提供平台和机会。”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彭浩通过“最武汉”,展示创业项目——矿化水龙头产品,吸引了意向投资者。
同时,最武汉还开辟了大学生原创求职平台,每周都会推出针对大学生的兼职及求职信息。华中科技大学大二学生黄婷刚入校时,成功通过“最武汉”找到荆楚少儿图书馆的兼职教师工作。
责任编辑:b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