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
慈善文化得到弘扬,慈善氛围日益浓厚
2015-08-28 09:03:26    南京日报
  慈善宣传对慈善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8年来,市慈善总会重点打造了多平台、多层次、多载体、多类型的慈善宣传格局,使“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和“人人慈善”的现代慈善文化得到大力弘扬,社会慈善意识进一步增强,慈善氛围日益浓厚。
 
  关键词:慈善宣传
 
  抓住契机,乘势而为,这是南京市慈善宣传的一大特色。2009年5月,《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出台,开创了我国省级慈善立法的先河。南京的慈善组织抓住这一契机,结合学习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在全市掀起了慈善宣传高潮。
 
  市慈善总会在全市广泛开展了评选“慈善双十佳”活动,即评选出“十佳企业”和十个“慈善之星”。同时,市慈善总会还十分重视社会名人对慈善贡献所产生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把他们的事迹在报纸电视和慈善杂志上广为宣传,还和其他慈善典型人物的事迹一起,被编成大型音乐快板书,由慈善艺术团到各地演出,营造“做慈善光荣”的浓烈氛围。
 
  推出“慈善社区行”活动,使慈善走向民众,深入基层。这项活动是慈善宣传的又一创新形式。活动走进小区,深入基层,以慈善慰问演出为主导,参合慈善知识有奖问答、表彰身边的慈善明星和社区好人好事、现场捐赠、现场书画拍卖等,可在大型广场进行,也可在村头巷尾举办,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
 
  市慈善总会重视与媒体合作与互动,在电视频道开辟专栏;在广播电台开通“慈善之声”;与报社共同举办“慈善征文”等活动,还与一些网络媒体开展爱心点击互动。同时,积极办好内部刊物《南京慈善》和慈善网站,使之成为慈善总会工作的喉舌,慈善工作交流的平台,与社会各界联系的纽带。
 
  关键词:慈善文化
 
  南京东慈书画院和慈善艺术团是南京市慈善总会率先在全国成立的慈善义工团体,有近百名书法家、演艺界名人自愿参加。他们不计报酬,不辞辛劳,为扶贫济困和公益事业献技献艺。据统计,书画家们每年义捐的书画作品200幅以上,慈善艺术团到基层义演20余场。一“院”一“团”,已成为南京市慈善文化品牌而名声遐迩。
 
  近年来,南京市的慈善尤为重视对青少年的慈善教育,吸引家长、少年儿童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南京市慈善总会负责同志到多所大中小学校举办慈善教育讲座,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受到热烈欢迎。目前,市慈善总会还在学校系统开展“我与慈善同行”的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等夏令营活动,成立慈善教育巡讲团,在更大范围开展慈善教育。
 
  关键词:义工活动
 
  截至去年底,我市各级志愿者和慈善义工人数达到120多万名,慈善义工团队达170多家,开展慈善募捐和各项公益活动200多场次。义务服务对象涉及老人、残疾人、孤儿、受灾群众等。
 
  目前,南京慈善义工队伍越来越大,专业人才越来越多,成为南京慈善事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学生义工走进空巢老人家中和敬老院,为老人们带来了阵阵欢笑,医疗义工走进乡村,为农民朋友们义诊义疗,为他们解除病痛;文艺义工走进基层,载歌载舞,活跃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南京慈善“红马甲”,被人们誉为“慈善形象大使”,为南京慈善事业发展争了光,建了功。
 
  关键词:信息公开
 
  市慈善总会把公信力建设视为慈善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规范运作机制,把各项慈善活动纳入规范化、专业化、法制化的轨道,实行公开透明操作,及时公开发布募捐款物的收支情况,建立了包括理事会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保证慈善工作的阳光透明。
 
  慈善事业是高尚的事业、光彩的事业、为民造福的事业。我市慈善事业前景美好、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今后5年,市慈善总会工作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积极落实上级政府文件,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全市慈善事业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b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