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
深圳率先探索社区基金会创新模式
2015-12-16 10:23:17    慈善公益报

1.jpg

   本报记者权敬

 

  社区基金会已经成为社区的一股新兴力量,它是由一个地区居民为解决本地区的问题而利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为本社区公益慈善事业提供资金资助的非营利性法人,具有本地资源、本地利益相关者、本地解决方案三个根本特点。

 

  深圳率先探索发展社区基金会,并形成了日渐成熟的深圳模式,成为全国社区基金会的典范。短短两年时间,由深圳市慈善会运营管理的深圳社区基金会蓬勃发展到了27家,募集资金6600万元,资助社区公益项目百余个。

 

  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表示,社区基金会的培育发展可破解中国社区治理困局,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部门资源的重新配置,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提升多元共治能力等方面均具有相当的意义。

 

  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探索

 

  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向记者表示,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深圳的社区基金会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尝试,已经形成了以光明新区为代表的政府倡导培育模式、以桃源居为代表的企业倡导培育模式、以蛇口基金为代表的居民众筹培育模式等多种模式,社区基金会的深圳模式日趋成熟。

 

  以光明新区为代表的政府倡导培育模式目前占深圳社区基金会大部分。记者了解到,自2014 年3 月开始,深圳将光明新区白花、凤凰、新羌、圳美、玉律等5个社区确定为社区基金会首批试点社区。两年来,它们通过调研,在社区内开展了养老助残、社区教育、关爱困难华侨等20多个项目。在建设“老有所养、幼有所托、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学有所教、需有所供”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解决城市社区不断增长的社会福利服务需求方面,弥补了政府的不足。

 

  2014年,桃源社区发展基金会开始资助其他社区公益组织进行项目捐赠和资本运营,去年共开展11个公益项目,所有项目立足社区扶贫济困的需求,解决社区发展的多元化问题。

 

  除此之外,去年底深圳首个居民众筹成立的蛇口社区基金也相继诞生。89个蛇口居民自掏腰包成立社区基金,致力于链接本地资源,解决本地问题。89名发起人通过直选,选出了7名理事会成员,来进行社区基金的相关决策;并确定以罗伯特议事规则来开会和议事,以确保议事是公正中立且有序的。据悉,由于社区基金会注册门槛较高,蛇口居民决定“曲线救国”,先众筹成立社区基金,等条件成熟了再升格为社区基金会。虽然有不少蛇口企业愿意支持,但蛇口社区基金坚持走居民众筹之路。在他们看来,众筹的目的不仅为了筹钱,更是为了筹得人心。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