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日前在沪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以自然博物馆为基地,组织以自然保护为主题的公众教育、专题展览以及自然保护培训活动,共同举办“国际自然保护周”,并就自然保护和环境教育等领域共同关心的课题展开科研项目合作等。
据WWF上海中心主任任文伟透露,WWF和上海科技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的科研项目已经启动,将参照香港“米普模式”,以全新的理念打造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任文伟介绍,在改造香港米普湿地时,鸟类的回归致使一部分渔民利益受损,但在WWF志愿者的讲解下,渔民不再对有鱼被鸟叼走而耿耿于怀,而把更多关注点放在生态环境改善上。由于该地区的自然价值提升,米普渔产的市场价值也获得提升,最终渔民收入也获得增加。
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将贯彻WWF的环保理念,将湿地管理、公众教育和互动体验三种模式结合起来,既改造湿地环境,又将通过课程设计、志愿者培训和互动体验设计等一系列方式,帮助传播绿色理念。
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保组织之一,自1961年在瑞士成立以来,已经在全世界拥有500多万的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的全球网络。“希望借助WWF的力量,将中国正在发生的绿色故事传播到世界上。”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姚宗强表示。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