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得相聚 “蓉”和并进
——深圳市南山区举办公益慈善骨干人才培训班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 通讯员 黎晓霜 骆洁盈)日前,来自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企业、街道、基层一线的50名慈善人员代表踏进环境幽雅、碧草如茵的四川大学,参加在这里举办为期六天的南山区第三期公益慈善骨干人才培训班。培训期间,学员们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不仅提升了慈善意识,更拓展了慈善格局。
图为学员在培训班课堂学习
在开班动员中,南山区慈善会陈章联会长表示,公益慈善事业是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南山是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先区,因此,慈善事业也要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南山区要创新、拓展、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区慈善会组织慈善骨干走进四川大学学习培训,就是带着问题来求学,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课题来探讨。
陈章联希望南山区广大慈善骨干人才在慈善工作上做“开山牛”,敢闯敢拼,一往无前;在慈善事业上做“拓荒牛”,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在慈善公益上做“孺子牛”,心系人民、关爱贫困学子、困境儿童和孤寡无助老人,甘当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老黄牛”。
开班仪式上,培训班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50名会员编成5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1名组长。陈章联表示,通过学习培训就是要把南山区慈善会打造成有良好社会声望、有较强专业能力、有完善治理结构、有合理梯次分工的现代慈善组织。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此次培训班开设了《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与公共突发事件处置》《如何发挥枢纽型慈善组织的作用》《新形势下公益慈善的热点问题及趋势发展》《学习百年党史》等课程,授课教授均来自四川大学和四川省委党校以及四川省慈善总会。学习中,每一课题的授课老师均给予了精心的讲解,从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对比上、从具体案例的成因解析上、从理论与实践的应用转化上,都一一给予解答,课程精彩纷呈,学员们收获多多。
在分组讨论会上,各组学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培训课程交流慈善心得,畅谈慈善抱负,抒发慈善情怀。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不仅仅是一次公益骨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思想洗礼,更是一场“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的实践体验,在以后工作中要学以致用,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培训紧密结合新形势新问题,很有针对性,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人民群众的需求识别和满足作为起点与终点,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南山区慈善会秘书长刘德东希望学员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在主动当好《慈善法》宣传员上有新作为,做公益慈善的工作者,对传播慈善文化,宣传慈善精神责无旁贷。要在探索、创新公益慈善工作路径、方法上有新作为。公益慈善工作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渠道,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希望大家把课堂学习到的内容消化好、领悟好、转化好,回到岗位努力去实践,在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上有新作为。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