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8月6日爱心售报活动启动以来,在18天的时间内,77名学生走上街头参与活动,共募得爱心款3063元。我们通过南京团市委“希望工程”联系到了15位贫困学生,他们来自溧水和凤小学。本周四我们将请这些学生来到南京,向他们赠送爱心礼物,并向小报童们颁发爱心志愿者证书。如果您是小报童,想参与这次活动,请留言给扬子晚报“青少年成长营”微信公众号。 扬子晚报记者陈郁
本周四请小报童来参加爱心捐赠活动
扬子晚报的勤工助学爱心售报活动坚持了十一年,近千位小朋友通过这项活动挥洒汗水奉献爱心。而本周四,这个暑假的卖报活动就将掀起最高潮,卖报小报童们会见到他们资助的溧水小伙伴们。
当天活动将会分为三个部分,上午10点我们将在中山植物园举行“勤工助学爱心售报”的捐赠仪式,将由参与活动的小报童向溧水的学生们赠送爱心礼物,并一起参观游玩植物园。中午,孩子们将在肯德基共进爱心午餐。之后,我们还将邀请溧水的孩子们去海底世界游玩。
为了让溧水的孩子们能到南京参加活动,公交集团“工人先锋号”江南出租汽车分公司“爱心车队”主动承担起了接送任务。爱心车队队长张童生告诉记者,他们愿意负责孩子们全程的交通。原来,爱心车队的队员们从2012年开始就在这个学校捐助贫困学生,现已持续捐助了三年。“出租车驾驶员钱也不好挣,但大家还是愿意每个月少买件衣服,省下来50元钱,给孩子们交学费。”江南出租汽车一队队长王晨说,爱心车队一共19位驾驶员,每个月从工资里拿出50元放到“基金”里,已经成为大家默契的习惯。而当天去接送孩子们的“带队大姐”,也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热心肠大姐”周婷燕,她去年刚获得“最美南京的哥的姐”称号。
高三学生连卖了5年报纸
南外新高三学生杨篪、袁欣然从初二开始加入扬子晚报爱心卖报活动,从不间断,这一坚持就持续了5年。今年暑假,马上就要上高三的杨篪、袁欣然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也有很重的学习任务,每天都有课,但他们仍然连续五天来参加义卖。
杨篪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坚持,他们不仅接触了解社会,也体会到了人情的温暖。他今年卖报遇到了不少热心人,都说自己家里订了扬子晚报了,但为了支持你们的义卖,再买一份。还有一位骑电动车的阿姨,都超过我们身边了,特意退回来买了一份,她很贴心的说:“天这么热,早点卖完早点回家吧”。这让杨篪很感动,他深有体会的说,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也在接受别人的帮助。袁欣然回顾这么多年参加义卖扬子晚报的经历,说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凡事坚持必有所成,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成长都会很有帮助。
小朋友相约明年再来献爱心
对于杨清朗、姚禹和、高若涵和陈悦翔四个同学而言,走上街头卖报已经成为了暑期的一项固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杨清朗的妈妈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他们想让孩子们一直坚持下去,因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爱心公益活动。“对于孩子而言,面对陌生人的拒绝也是一种成长的经历。”姚禹和的妈妈回忆说,孩子第一次卖报是一年级暑假的时候,当孩子捧着报纸走上街头吆喝的时候,自己的心也跟着他一起悬着。而每次孩子被拒绝的时候,做妈妈的也觉得特别伤心,有时候甚至有一种想上去帮孩子卖报纸的冲动。但后来,她慢慢发现,碰到困难时,孩子已经有了解决困难的方法,到了今年卖报的时候,孩子吆喝的声音变大了报纸也卖得更快了。
对于孩子的变化,高若涵的妈妈也体会很深。她说,今年女儿拿到报纸后就很快上街了,再不像第一次卖报的时候,几步一回头的看看妈妈在哪里。而在卖完自己的报纸后,女儿还会帮助其它的小报童卖报,这让她感到非常的欣慰。2个小时小朋友们卖出了60份报纸。在卖完报纸后,四位小朋友们将卖报款集中在了一起,每一元钱都凝聚了孩子们的汗水和爱心。已是满头大汗的陈悦翔同学告诉记者,明年他还要和小伙伴一起来参加卖报活动,用自己的卖报所得来帮助更多的贫困学子们。
责任编辑:b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