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头条
盘点冬奥遗产 慈善公益甚丰
2022-04-12 23:02:24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体育的盛事,人类文化的华章。寄托着永恒的希望,凝聚着不变的共识——她并不只是一个竞技的舞台,更是一个友谊与交流的殿堂;并不只是一次辉煌的青春节日,更是一种持久而丰富的精神传承。

  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

  不断刷新的运动记录与丰富文化遗产的持久继承,才是人类奥运的完整涵义。奥运会不仅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体育盛宴,也为主办国家、主办城市及其民众生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荣耀体验与长期稳定的现实收益。这是衡量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

  如今,北京冬奥圣火已熄,盛会垂幕。可爱的冰墩墩、雪容融徐徐淡出人们的视野,却也深深留住了世人对北京冬奥的长久记忆——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异彩纷呈的竞技馆、激情澎湃的运动家、热情洋溢的志愿者……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注定不会渐行渐远,而会将以另一种方式嵌入大众生活,使人们随时感受到她的呼吸、她的脉动、她的存在。

奥运与慈善的天作之合

  奥运与慈善,具有天然的血缘联系。

  顾拜旦先生关于现代奥运会的创想与实践便得益于希腊富商、慈善家乔治·阿维罗夫的鼎力相助,资其重金重建雅典帕纳森耐体育场,使首届现代奥运会得以成功举办。自此,历届奥运会中,无论是场馆建设、赛事赞助、盛会服务,还是各种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始终都有慈善的参与,就像血液注入血脉,营养注入肌体。

  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上,亮相于崇礼主城区的国内规模最大、展品最为丰富的冰雪和冬奥主题博物馆,就是众多海内外侨胞继2008年捐建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后的又一次慈善巨献。

  2019年11月,在中国侨商联合会的积极倡议下,正大集团、世茂集团、金光集团、益海嘉里集团、金鹰集团、玖龙纸业、融侨集团7家侨企率先响应,各捐赠2000万元助力冰雪博物馆建设。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万名侨胞和侨企、250余个华侨社团先后投入其中。

  如今,作为北京冬奥会的一笔丰厚文化遗产,华侨冰雪博物馆将继续践行可持续利用的理念,举办各种与冰雪相关的展示展览活动,并作为市民文化休闲生活活动中心,成为集冰雪运动传播、冰雪文化研究与乐享冰雪生活情趣的重要基地。

  作为华侨冰雪博物馆的捐建者,7家侨企早已成为公益慈善的“巨头”与“常客”,多年来在教育、助困、环境保护等领域频频发力,成就亮眼。

  “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令人耳熟能详。数据显示,正大集团在中国参与公益慈善和捐助捐赠总额超过18亿元。

  2016年,世茂集团捐赠2000万元发起成立“上海荣茂慈善基金会”。截至2020年12月,慈善基金会累计捐赠善款逾5400万元。

  2006年,金光集团捐资2000万元成立黄奕聪慈善基金会。截至目前,在国内进行公益慈善捐赠累计超过12亿元。

  2013年,益海嘉里集团发起设立金龙鱼慈善公益基金会。截至2021年年底,基金会累计在全国捐建38所益海学校;成立3个益海助学中心;资助4个金龙鱼烹饪班项目,使419名寒门学子受益。

  1981年,金鹰集团创始人、主席陈江和与夫人黄瑞娥创建陈江和基金会。截至目前,基金会共为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捐款超过4亿元。

  玖龙集团长期履行社会责任义务,近年来多次与中华慈善总会等携手开展疫情防控、水灾救援、扶贫济困等活动,投入善款4亿多元。

  2016年,融侨集团捐资设立以创始人林文镜命名的慈善基金会。截至目前,在公益慈善事业上累计捐赠逾12亿元……

  凡优秀的企业无一不是责任企业、爱心企业;凡美好的愿景无一不是与善相融并相得益彰。奥运与慈善不可分割;奥运遗产的起点便总有善的基因。

爱,体育的另一种力量

  赛场上,体育健儿尽显强劲、果敢、顽强的竞技实力;赛场外,他们又常将生活的意趣、慈善的情怀展现出来,成为爱的代言,代表了公益的形象。

  当爱心企业多以善行为奥运添砖加瓦,运动健儿则常以义举为奥运增光添彩。

  4月2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武大靖的专属吉祥物金墩墩在网络公益拍卖中以92万元落槌,所筹善款将捐赠至大靖冰雪公益计划。武大靖个人另捐款10万元,用于推进该公益计划。

  武大靖表示,他的成功得益于无数人的帮助,现在,他也将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3月14日,由中国移动主办的“移起有为,智向未来”爱心慈善跑活动开启,冬奥冠军谷爱凌作为“中国移动慈善基金会爱心大使”出席活动,共同开启中国移动爱“心”行动2022年项目。

  中国移动爱“心”行动项目始于2011年,旨在为贫困先心病患儿提供救助,使其重获健康与幸福。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为11个省(区)的61898名儿童进行免费筛查,并为确诊的7069名贫困先心病患儿提供了全额免费手术救治。

  3月20日,冬奥冠军苏翊鸣向家乡吉林市捐赠一万套防护服用于抗击疫情,尽显奥运健儿的风采、爱与责任的能量……

  奥运与慈善的连接同样不止于恢宏的建筑与盛大的景观,更有人格的闪亮与人性的温暖。

奥运和慈善同属世界

  奥运是世界的,慈善也是世界的。

  在奥运的旗帜下,人类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理想冲跃;在慈善的感召下,人类携手共力,让不完美趋于完美,让不圆满变得圆满。

  4月2日,第十五个“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两大冬奥场馆——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星星的孩子”们同时点亮蓝灯,用蓝色的深爱呼吁社会关注关怀孤独症群体。这是自2011年“点亮蓝灯”活动启动以来,国家奥运场馆连续第12年组织开展这一公益慈善活动,为来自北京市残联、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等10余家爱心机构及民间组织救治的孤独症患者争取到了不同形式的帮助和支持。

  自奥运场馆建设之初,就对其无障碍环境制定了长远、可持续的规划,坚持赛时需求与赛后利用并重,营造了“全覆盖”“无死角”的无障碍环境,为特殊群体参赛观赛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体验。

  北京冬残奥会还带动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无障碍环境,让首善之区的包容性与人性化建设更加充分。以冬残奥会的举办为契机,北京市共建立了90个残疾人健身示范点,创建了666家冬奥示范温馨家园,开展康复治疗、技能培训、法律维权等服务,年受益者达391万人次。

  事实上,在“后冬奥”时代,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并不比冬奥本身逊色。

冰天雪地映衬绿水青山

  体育并不止于竞技争先,如同慈善并不止于扶倾济弱。

  奥运与慈善,同是现代生活理念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呼唤者与推动者。

  早在2016年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初,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等机构便共同发起3万亩“冬奥碳汇林”项目,成为助力低碳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实践,对保护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促进京津冀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共同治理意义重大。同时,建设期间还为项目实施地张家口崇礼区及赤城县、怀来县提供了约73万个工作就业机会,成为助力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奥运是“聚宝盆”,是“扬声器”,是“发动机”。冬奥会让原本藉藉无名的河北小城崇礼闻名世界,爽口的“冰雪饭”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当地3万余人稳定就业,走向了理想中的“金山银山”。

志愿者是奥运最美的标识

  奥运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奥运城市的志愿者。如同公益的普及,离不开每一位热衷奉献的公益人。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指出,北京成为首个“双奥之城”,是奥运历史上的伟大篇章,而志愿者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统计,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达18000余人。志愿者的足迹遍布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在赛场内外为冬奥会的顺利举行提供热情而专业的服务。他们的笑脸正是国家的形象,他们的精神正是这个时代的气质。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