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头条
让乡土长出美丽未来 —— 全国各地多举措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03-31 07:54:02    慈善公益报

让乡土长出美丽未来

——全国各地多举措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到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下称《意见》),乡村振兴成为万众关注的热点,“有效衔接”成为广为传播的热词,谋划实施成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要务。

  “衔接”意味着承前启后,接续发展。“有效”意味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中,《意见》给出了明确索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三农”工作迎来历史性转折的机遇。

起点更高 起跑更健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如今已逾“满月”。与此相应,全国各地相关部门已在着手筹划,陆续释放地方乡村振兴局正在或即将成立的消息。

  国家乡村振兴局脱胎于国务院扶贫办,其成立具有强烈的现实及未来意义。两块牌子实为一个整体,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制度层面的具体标志。既可将其视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座里程碑,又可视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跑点。

  实现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有机转化与平稳过渡,首先须有制度性支持。“起跑器”要坚实过硬,“途中跑”要稳健持久。因此,从国务院扶贫办到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制度性设计与转变,同样也是一个体制机制有机衔接的过程。

  据国家发改委透露,“十四五”时期,将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因此,很多地方已为扶贫办加挂乡村振兴办的牌子。多地涉及乡村振兴的机构改革工作已经开启,有些甚至更早。2018年10月,四川省天府新区眉山管委会乡村振兴局就已成立并运行,率先迈开乡村振兴的基层探索步伐。

  1月15日,河南省焦作市委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将组建乡村振兴局。

  3月1日,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官网透露,广东将组建乡村振兴局。

  3月初,海南省儋州市下发《中共儋州市委关于成立儋州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的通知》,标志着儋州市乡村振兴组织领导体制机制全面建立。

  未来,一些省市县成立地方乡村振兴局将成为趋势,主要负责制定乡村发展政策及规划,监管地方执行情况。

脱贫攻坚之果 乡村振兴之园

  脱贫攻坚解决的是绝对贫困问题,乡村振兴解决的是乡村发展问题。因此,脱贫攻坚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成为脱贫攻坚的升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国家乡村振兴局书记、局长王正谱履新后出席了多场座谈会,并多次谈及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具体工作想法和思路,如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着力抓好防止农村残疾人返贫工作等。

  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夏更生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劳务输出和就近就地就业的双轮驱动来解决农民就业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划定了5年“过渡期”与明确的“路线图”。《意见》要求脱贫地区应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强调过渡期内的首要任务就是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做到责任不留盲区、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以此为指引,全国多地实行对口支援的干部、专家、教师至今并未撤离,仍在受援地区坚守岗位、照常工作,不断推进各领域任务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就是人的振兴

  人是社会的灵魂,而村民是乡村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大业的践行者与受益者。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人,尤其是青年人。只有年轻的力量与经济文化的力量结合起来,发挥效力,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实现。以往,在城市化、工业化、商品化的推动下,无数有志青年告别村庄,前往城市,造成了乡村人才严重流失,日益呈现出人才荒漠的状况。因此,立足现在,着眼长远,加快培养与吸引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社会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加快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人的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结果,也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没有大量人才的聚合、科技文化的兴旺、产业创新的基础,依旧难以根本解决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洁认为,在人才规划设计上,应以两类人才为重:一是本乡本土人才;二是外来科技与管理人才。现实的城乡差距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上。在脱贫攻坚阶段,硬件不足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而人才不足的问题仍待加以解决。

  3月15日,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全国妇联联合召开全国推动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就业工作会议。旨在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和农村创业导师等人才。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也为广大社会组织提供了履行责任、服务人民、报效国家的良好机遇与施展能量的巨大空间。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华慈善总会坚决落实中央决策与民政部部署,瞄准深度贫困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三区三州”及11个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共投入款物价值82亿元,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物资扶贫、医疗扶贫等多个领域精准实施扶贫项目,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果。2020年9月以来,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慈善会共同发起了“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旨在构建一个服务广大农村及社区的全国性互联网慈善平台,为村社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提供大力支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应有力量。目前,“幸福家园”工程已在陕西全省、济南全市以及湖北、河南、天津等多地市县全面铺开,将为今后慈善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一条有益路径与丰富资源。

  人的进步是最本质的进步,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发展,人的幸福是最根本的幸福,人的振兴是最全面的振兴。毫无疑问,乡村振兴的出发点与目的地都在于人本身,正是新时代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的最好注脚。让每一个农民都能享受到乡村振兴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使未来农村变成“让城里人向往,让农村人留恋”的魅力之地、美好之地,正是乡村振兴的价值所在。

促乡村振兴 看全国同步

  乡村振兴路,全国在筑基。

  3月26日,2021年湖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暨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提出总体工作要求及确保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如期完成衔接过渡期的主要任务、确保衔接工作平稳有序的“三个确保”目标。会议审议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对新一轮驻村工作队组建选派工作和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村工作等进行了具体规划。

  重庆市逐级逐步制定了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市级层面,将对接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扶持政策,确定一批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乡镇,支持区县选择部分乡镇、村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对象,建立市级集团帮扶区县机制;区县层面,将着力提升区(县)域相对薄弱农村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建立完善“先行示范、重点帮扶、平稳推进”分类帮扶机制。

  河南省于日前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省内不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趋势,依据各县(市、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等情况,将各县(市、区)划分为示范引领县、整体推进县、巩固提升县三类,分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陕西省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提出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

  3月26日,辽宁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召开,提出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辽宁省财政厅近日宣布,按照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额度安排并下达各市县专项资金12亿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财力保障。

  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2021年“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强调将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文件部署了相关工作:壮大县域经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培育支柱产业,推动在县域就业的农民工就地市民化,做实做强县域;扩权强镇,加快小城镇发展,发挥好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