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魏 筱)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以来,全国各地陆续调整防疫措施,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防疫的协调组织能力面临严峻考验。连日来,各地开展一系列的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宣传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增强群众“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提醒群众做好个人健康监测,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良好心态,科学理性、积极应对疫情。
积极宣传引导 做好防疫工作
“请大家增强防疫意识,都自觉戴好口罩,有症状先居家观察,不要恐慌,不要同时吃几种感冒药,免得损伤身体……”湖南省临湘市坦渡镇新湖村的“小喇叭”最近响了起来,村民广播每天宣讲防疫知识、健康常识。
据临湘市卫生健康局局长何卫华说,为了帮助村民更好地了解用药常识,卫生部门联合医疗机构编写了居民防疫准则、健康科普手册,发放给村民,并通过医生向村民宣讲用药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村民除了通过“小喇叭”了解防疫知识,乡镇卫生院医生建的健康群也是一个重要渠道。“医生在微信群里说了,只要戴好口罩,就能大大降低传染风险,我记住了。”62岁的村民陈凤秀说。
在云南,昆明市东川区石羊厩村驻村工作队践行初心,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走深走实,组建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分组入户开展防疫物资发放,在入户的同时将最新防疫政策进行告知,并细心讲解做好防护的相关知识。在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化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性,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
关注重点人群 做到重点服务
日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金坝街道里仁村开展老年人防疫主题活动,村医潘枝义给大家宣传防疫相关知识。
在讲座中,潘医生指出,“新十条”出台,每个人都应当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老年人应该树立“早认识,早预防,早健康”的疾病预防观念,科学认识疾病,提升预防接种意识。
“接种疫苗是中老年人获得免疫的重要手段,通过疫苗接种,能进一步增强自身免疫力,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潘医生提醒说,日常居家做好清洁消毒,勤通风、多晾晒、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通过此次防疫知识讲座,提高了大家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大家对疫情有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消除了恐慌心理。大家纷纷表示携手共同守护家园健康。
在天津市,乡村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一直是汉沽街道的重点关注对象,日前,汉沽街道加大帮扶力度,将“健康防疫包”第一时间发放到困难老人手中,送去温暖与关怀。
在浙江省,针对部分农村老年人防范意识低等问题,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政府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同时通过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接种以及安排车辆接老人到卫生院集中接种的灵活的方式,提升乡村百姓尤其是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率。
据了解,为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地还将继续开展疫情宣传和科普工作,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守护好群众健康。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