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钟伟 通讯员 张琼歌)近日,杭州首届“未成年人成长发展论坛”暨“杭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影像创作基地”启动仪式在浙江省“蜜梨之乡”余杭区鸬鸟镇举行。
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妇联、共青团杭州市委等部门指导,由杭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由鸬鸟镇人民政府、余杭区民政局、区妇联、区关工委、共青团余杭区委、杭州西子少年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承办。活动由杭州市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秘书长忻皓主持。
探索“青少年成长守护”新路径
深入探索“青少年成长守护”是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活动现场,杭州市未保委办公室副主任郑要志、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包宏武、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姚遥、鸬鸟镇党委书记郭健、市妇联妇女活动中心邱海娟、市看守所管理一大队王亚栋等共同启动了杭州市首个未保类文创示范试点“杭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影像创作基地”。
据介绍,未成年人保护影像创作基地的成立,旨在构建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让未成年人通过观看影像、参与影像创作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并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郑要志表示,“杭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影像创作基地”的开启,意味着“未保工作”与时俱进和大胆创新。基地将不断创作优质的“未保”主题影像,有效传播正能量价值观,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郭健表示,鸬鸟镇一直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成长守护”新路径,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积极培育和引导志愿服务工作,通过“部门联动+社会力量+项目运营”的模式实现儿童关爱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儿童优质教育效能。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志军作了《做基因工程,助儿童成长》的主旨演讲。
鸬鸟镇党委委员金圣塔分享了“未来守护者”案例“鸬鸟梨享家未来成长营计划”。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未来成长营”吉祥物——鸬小翼。邱海娟和鸬鸟镇镇长沈海涌共同为“鸬鸟梨享家未来成长营少儿艺术团”揭牌。
为促进城乡儿童更好地融合,未来剧场少儿艺术团和鸬鸟镇未来成长营少儿艺术团将进行结对。杭州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姚遥和共青团余杭区委副书记陈潇涵为双方到场的各5户成员家庭颁发结对帮扶证书。
多方联动,优化提升教育资源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活动主办方还邀请了鸬鸟镇中心小学的小朋友们表演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小鳌鱼灯》,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现场热烈掌声。公益头条未来剧场艺术团的小朋友们带来了公益作品《未来守护者》大合唱,孩子们欢快的舞蹈和稚嫩的歌声,将现场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在随后进行的“未来守护、共助成长”圆桌交流会环节。刘志军、王亚栋、梅彩菊、王健、许鹏、罗睿绮等6位嘉宾共同探讨了鸬鸟镇将如何吸引更多教育资源,开展城乡教育融合的话题。
本次活动上,杭州市首个“未来守护公益联盟”宣告诞生。余杭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沈夏萍,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方琼,区关工委专职副主任陈向锋,共青团余杭区委副书记陈潇涵,区司法局二级调研员、关工委关爱团团长、杭州市心协副理事长梅彩菊等共同为“未来守护公益联盟”首批10家联盟成员单位赠授了牌匾。10家联盟单位进行了现场宣誓,表示要为“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茁壮成才”贡献智慧和力量。活动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