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热点聚焦
人大代表关注网络慈善 建议构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022-03-11 20:04:24    慈善公益报

人大代表关注网络慈善

建议构筑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董凡)今年两会期间,大病救助和网络慈善再次成为代表们关注的方向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在《关于构筑可持续的社会力量救助长效机制共谱乡村振兴助力推动共同富裕的议案》中指出,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是近年来我国大病救助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明确监管主体等方式,全面推进行业有秩序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对构筑可持续的社会力量救助长效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全国人大代表、南普陀寺方丈 则悟大和尚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南普陀寺方丈则悟大和尚关注的领域是网络慈善。他的两会提案之一是建议推动网络慈善可持续发展,厘清网络慈善活动边界,针对网络慈善的特性,增设对第三方网络慈善平台等主体的行为规范、监管措施、法律责任。

  近年来,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迅速发展,为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提供了一条救助渠道,根据各平台披露的数据,累计筹款额高达数百亿,帮助了几百万大病患者,成为现阶段社会救助体系及医疗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但是,大病筹款平台作为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也爆出不少问题,亟待规范。赵皖平代表指出,个人大病网络求助行业面临着监管缺位、准入门槛低、个人赠与未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福利、没有收费标准导致服务不稳定等矛盾和问题,制约了行业规范和健康发展。

  在大病筹款平台发展初期,各平台都自掏腰包补贴筹款人,打出零服务费的口号。但随着人力和运营成本的不断增长,筹款平台都难以支撑,尝试收取费用。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水滴筹目前正在国内少数城市试点,根据筹款金额收取3%的服务费。而另一家大病筹款平台轻松筹也悄然开启商业化手段,向捐款人收取1-3元不等的平台支持费。

  对于筹款平台收取费用,有网友质疑这是在收取“爱心税”,将公益和商业混为一谈。也有网友表示,筹款平台有各种成本,收费只要合理是可以接受,即便是公益组织,也需要运营费用,免费做公益难以持久。

  去年,各家大病筹款平台纷纷传出裁员消息,一些筹款平台不再提供线下服务。对大病筹款来说,线下服务一方面是帮助患者发起筹款,另一方面是核实筹款人患病情况是否真实,缺少这一环节,只通过线上提交资料和审核,伪造资料和虚假筹款的概率可能会上升。

  赵皖平认为,大病筹款平台要建立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可以参照慈善组织的做法。根据《慈善法》规定,基金会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可以参照现行基金会普遍收取3%-8%管理费的标准,设立合理的行业服务费标准。”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