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纪念日 海内共此时
——全国各地广泛深入开展《慈善法》颁布实施三周年及第四个“中华慈善日”纪念活动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济慈 王学军 综合报道)金秋9月,巡礼中国慈善。
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三周年纪念日;9月5日,“中华慈善日”步入第四个年头。以此为契机,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宣传纪念活动,充分展现《慈善法》对社会慈善事业的规范与推动作用,慈善理念日益成为人心共识,善行义举日益融入生活方式。慈善工作在完善社会保障、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慈善公益报》作为慈善公益行业专业媒体,几年来积极参与承办、协办与报道全国各地《慈善法》暨“慈善日”宣传纪念活动,成为《慈善法》与“慈善日”深刻影响社会文明建设与社会生活方式的见证者,更是全国各地日益增长的慈善热潮的亲身感受者。今年的“中华慈善日”,全国各地声势依旧、热度依旧、精彩依旧。本报记者撷英择萃,以飨读者。

《慈善法》的出台,促进了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转变。互联网的兴起,使慈善行业生态发生剧烈变化。日前,以“互联网时代慈善:工具创新与技术革新”为主题的2019珠海慈善发展论坛圆满举行。图为圆桌论坛环节,几位嘉宾同台论道湾区未来慈善发展的走向。 曾令武 摄
《慈善法》大主题:贯彻与落实
进入9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对广东省实施《慈善法》的情况开始进行检查,执法检查组分为3个小组赴广州等6市进行检查。日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门会议听取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慈善法》实施情况的汇报。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自《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广东慈善事业蒸蒸日上,慈善组织蓬勃发展。截至今年6月30日,广东省认定登记慈善组织1028家,位列全国首位,认定登记公募慈善组织116家。
自2017年9月4日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开通以来的两年间,广东全省各级公募慈善组织在“慈善中国”平台共发起公开募捐方案备案1448个,仅次于民政部本级公募慈善组织发起的备案数量,慈善组织开展的公开募捐项目涉及全国各地。2016年至2018年三年间,广东全省社会捐赠总数分别达到63亿元、93亿元、95亿元;每年开展各类大型慈善项目超过330个,通过这些大型慈善项目募集资金分别达到53.2亿元、52.3亿元、74.1亿元。广东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认为,全省慈善组织资产规模增幅明显,收入和支出金额逐年增加,慈善组织资产规模、收入和支出达历史最高水平,广东已基本呈现全国慈善第一大省的雏形。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
9月1日正式施行
《慈善公益报》记者从陕西省慈善协会获悉,《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已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实施办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陕西省人民政府设立慈善奖,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该部地方性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慈善法》在陕西省贯彻实施进入法治化、规范化阶段。
《实施办法》共包含56条,从弘扬慈善文化、鼓励社会支持、加强慈善组织自我管理、保障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其中24条涉及政府及民政等部门服务管理职责,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保障。陕西省人民政府设立慈善奖,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陕西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为慈善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截至今年7月底,陕西省依法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共279家(其中社会团体87家、基金会10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92家),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49家(其中社会团体30家、基金会1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5家)。
为贯彻相关规定,陕西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研究制定了《“三秦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表彰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三秦慈善奖”评选工作的流程机制,拟明确奖项设置与表彰名额。确立了慈善楷模奖、慈善项目(慈善信托)奖、捐赠企业奖、捐赠个人奖、先进慈善组织奖等五个奖项。拟明确“三秦慈善奖”评选工作的评选组织、申报规则和推荐规则。拟明确申报证明材料和公示规则,细化了参评内容和证明事项。
针对社会上出现一些骗捐、诈捐等现象,陕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贾治国表示,公开募捐必须是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个人向慈善组织或单位、社区组织等求助时,必须接受信息真实性的核实。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慈善组织有违法行为者,可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执法部门将依照《慈善法》规定进行处罚。
针对《慈善法》贯彻落实情况
江苏南通市政协主席会议组织实地考察
日前,江苏省南通市政协主席会议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慈善组织代表共同前往市开发区竹行街道世家社区慈善分会、莫文隋爱心粥屋等处,实地考察《慈善法》贯彻落实情况。市政协主席黄巍东出席活动。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自《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南通市慈善工作坚持党政主导、突出社会参与、注重创新发展、完善制度保障,使慈善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市累计筹募善款18.09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30余万人次。建成国内唯一国家级慈善专题博物馆——中华慈善博物馆,四度蝉联全国“七星级”慈善城市称号,在第五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综合指数百强榜中,南通位居第27位。
慈善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南通市政协一直助推的重点工作。年初,市政协就将对《慈善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察调研确定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南通市政协主席黄巍东在考察调研及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充分肯定了南通市慈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全市慈善基金总量稳步增长,慈善组织联动机制不断完善,慈善志愿活动丰富多彩。通过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宣传,增强对《慈善法》贯彻落实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紧迫感,使《慈善法》进一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黄巍东指出,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慈善法》的重要意义,要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慈善法》实施结合起来。全社会要形成共识,汇聚合力,不断推动慈善工作提质增效。要立足南通实际,通过广泛宣传、提升能力、以法促善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促进措施,优化慈善事业发展环境,不断推进慈善事业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创新发展,激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慈善行列,形成健康有序的慈善生态格局。
黄巍东强调,要精准发力,用人民的获得感检验慈善工作的落实效果。全市有关部门和慈善组织要把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作为检验《慈善法》贯彻实施质效的重要标尺;各级政协委员要积极传承中华慈善文明优良传统,结合自身工作、凝聚政协合力,推动新发展、作出新贡献,努力助推全市慈善工作在新时代取得新成效,形成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作出更大贡献。
“慈善日”大景观:弘扬与体验
“送温暖、献爱心”
太原市启动“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
日前,山西省太原市委办公厅、太原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中华慈善日”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9月份在全市继续组织开展“中华慈善日”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太原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为此召开专门会议,对2019年“中华慈善日”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太原市慈善总会会长袁高锁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通知》精神,宣读了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2019年“中华慈善日”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实施方案》,各县(市、区)民政局、慈善会领导就如何开展活动进行了讨论。此次活动将以“携手慈善,爱在龙城”为主题,按照“依法组织、全民参与,坚持自愿、鼓励奉献”的原则,提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赠一天的收入,单位捐赠一笔节约的工作经费;提倡生产、经营和服务性企业的干部职工捐赠一天的收入,赢利单位捐赠一天的利润或节约的一笔资金;提倡中央、省级驻并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加所在地区的“中华慈善日”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提倡志愿者捐赠志愿服务。
“中华慈善日”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由全市统一部署,所募集的善款善物由市和县(市、区)慈善组织分别接收。据了解,在2018年“中华慈善日”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中,太原市、县两级慈善组织共接收善款善物及项目捐赠1552万元,主要用于助学助医和“两节”救助,共支出1625万元,使2万多名贫困群众得到救助。
今年所募款物将用于以下方面:太原慈善职业技术学校“技能扶贫”慈善助学、举办中华慈善总会培训基地西藏、江西慈善扶贫培训班;“血友病”“爱必妥”项目慈善救助;根据太原市直机关有关单位申请,开展“一对一”扶贫点慈善救助;元旦、春节期间在全市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慈善救助;对爱心企业困难职工予以帮扶;组织“慈善关爱、送医下乡”及其他慈善助医项目等。
浙江省嘉兴市举办
2019“中华慈善日”和慈善嘉年华活动
8月31日,在第四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以“大众慈善,大爱浙江”为主题的2019浙江省暨嘉兴市“中华慈善日”和慈善嘉年华活动在嘉兴市市民广场正式启动。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陈加元,嘉兴市委书记张兵,省民政厅厅长、省慈善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王剑侯,嘉兴市政协主席高玲慧以及市委市政府其他相关领导出席活动。来自全省各地市和嘉兴各县市区慈善工作者、义工、志愿者参加活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民政厅、嘉兴市人民政府指导;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民政局主办;嘉兴市慈善总会承办,旨在以2019嘉兴市十大公益慈善项目为主线,充分展示党的诞生地嘉兴贯彻落实《慈善法》,传播善文化、践行善文化、倡导善文化,汇聚爱心,传递真情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弘扬慈孝文化,动员和引领广大干部群众“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营造浓浓的大众慈善,大爱浙江的良好氛围,打造更有温度的慈善之城。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陈加元宣布2019浙江省暨嘉兴市“中华慈善日”和慈善嘉年华活动启动。
嘉兴市副市长沈晓红在致辞时表示,欢迎全省慈善工作者齐聚嘉兴共同参与此次慈善盛会。嘉兴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自觉把红船起航地的光荣、自豪感转化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更好发挥慈善事业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打造红船旁更有温度的慈善之城。
省民政厅厅长、省慈善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王剑侯在讲话中指出《慈善法》颁布实施三年来,浙江省以“慈善为民”为核心理念,围绕“彰显城市温度、提升文明程度、推动全民行动”,致力于营造“人人可慈善、慈善人人可为”的良好氛围,探索培育有区域特色的慈善发展新模式,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浙江省的慈善组织培育、互联网慈善发展、慈善基地建设以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王剑侯表示,希望广大慈善组织、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继续发扬浙江慈善精神,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多献爱心、多行义举,向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为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让市民更好的感受慈善、体验慈善、参与慈善,活动特设公益慈善现场活动体验区,体验区由成果展示区、惠民服务区、互动体验区、爱心义卖区、慈善打卡区和爱心留影区六大板块构成,共计100余个展位,市民可以通过参加各类体验了解慈善、感受慈善。
“人人慈善,爱满椰城”
2019海口市“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启动
日前,2019海口市“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海南省民政厅副厅长许焕中,海口市副市长孙芬,市政协副主席冯玉英出席活动。
根据计划,今年,海口市将开展慈善文化进社区、慈善走进敬老院、关爱留守儿童等十余个慈善服务活动及项目,通过慈善讲座、慈善募捐、慈善服务、慈善演出、慈善宣传等充分挖掘海口慈善发展潜力,广泛汇聚社会慈善资源,引导广大市民参与、支持慈善事业。
活动现场,海口市慈善总会领导与志愿者们共同宣读了《2019年海口市“中华慈善日”倡议书》,倡议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弘扬“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传统美德和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风尚。很多社会组织与单位分别为市民提供健康义诊、惠民义剪、消防安全宣传、环保知识宣传等丰富多样的慈善服务,慈善义工组织还进行了“星星的孩子”非洲鼓展示,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据悉,这是海南省义工互助协会第四次参加海口市“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今年活动以“人人慈善,爱满椰城”为主题。多年来,海南省义工互助协会坚持参加公益慈善活动,助力精准扶贫,通过自身行动引导更多市民参与公益慈善,助力以“服务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为核心内容的海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建设,努力提升慈善事业社会影响力。
“慈善聚焦脱贫攻坚,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温州举行慈善嘉年华活动
9月1日,由浙江温州市民政局、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龙湾区委、龙湾区人民政府、温州市慈善总会主办的“慈善聚焦脱贫攻坚,携手共创美好生活”——2019温州市暨龙湾区纪念《慈善法》实施三周年和第四个“中华慈善日”慈善嘉年华活动在龙湾区河泥荡公园启动。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剑谨,市慈善总会会长黄德康,中共龙湾区委书记陈应许,市民政局局长姜迪清等出席活动。
据介绍,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慈善聚焦脱贫攻坚,携手共创美好生活”。全市慈善组织在服务困难群众、弘扬德行善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方面表现突出。公益慈善组织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合作,加大资金支持,深化产业合作,加强劳务协作,汇聚各方智慧,不断创新帮扶模式,通过开展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把温州地区的慈善资源传递到西部地区。
活动现场,来自全市各地的数十支义工队,为市民免费开展义务服务。市慈善总会党员服务队还开展了《慈善法》宣传和“我为慈善捐一元”活动。
据了解,《慈善法》颁布以来,温州市慈善系统募集善款约7.03亿元,支出救助款6.39亿元,受益困难群众约45万人。近年来,温州市慈善工作始终围绕“赈灾、济困、安老、抚孤、助残、助学、助医”开展系列救助活动,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蓬勃发展。今年,温州市“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还将组织开展慈善进社区、进校园、进社会等10多场活动。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