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印发通知
部署2019年全国“宪法进社区主题日”宣传活动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在12月4日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为推动全国广大社区居民群众和社区组织深入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民政部、司法部日前印发《2019年全国“宪法进社区主题日”宣传活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19年全国“宪法进社区主题日”宣传活动。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今年全国“宪法进社区主题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案》提出,各地要按照宪法宣传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宪法宣传与共建共治相结合、宪法宣传与文化引领相结合的总体要求,开展宪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与社区治理、社区居民自治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针对社区治理、社区居民自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宣传教育内容,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提升社区工作者依法办事能力。广泛发动社区居民群众、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参与宪法宣传活动,把“宪法进社区主题日”宣传活动打造成为增进邻里交流、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平台。围绕社区居民群众关切的法律问题,开展社区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答疑解惑、纾难解困;培养社区居民群众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引导社区居民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方案》对2019年全国“宪法进社区主题日”宣传活动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在“宪法进社区主题日”“宪法宣传周”活动期间,针对社区居民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热点问题,综合采用利用市民讲堂、道德讲堂等阵地为社区居民群众讲法治课、现场法律服务咨询、社区巡回法庭现场说法、法治文艺作品展演、法治公益视频展播、法治宣传材料发放等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宪法进社区”宣传活动。
《方案》强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宪法宣传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民政部门负责策划组织“宪法进社区”宣传活动,具体工作由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业务处(科)室与政策法规处(科)室共同落实。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提供资源支持、审核宣传内容、组织媒体报道等工作。宣传活动要贴近居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力戒形式主义。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做到宣传方式为居民所喜、宣传内容为居民所需。要把集中宣传活动与经常性宪法宣传有机结合,把宪法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