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杜 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7月1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在爱心窗口举办的“七一”主题活动中,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展“孝亲敬老”系列慈善公益项目——“百名医学专家进社区”活动,针对社区老人设计专科知识讲座,把科普讲座和义诊送进社区,为社区老年群体送去关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党委还与曙光医院党委签署了党建共建协议。
在爱心窗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房敏捐赠了善款1000元,定向用于帮扶因病致困的家庭。爱心窗口工作人员帮助其完成了电子票据的自助开具,这也成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开具的第一张电子票据。
据了解,上海市慈善基金会7月1日起正式启用电子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不再使用纸质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电子捐赠票据印有上海市财政票据监制章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电子票据专用章,与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捐赠人可通过微信搜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电子票据”小程序,自行查询、下载电子捐赠票据及捐赠证书。
活动现场,来自曙光医院老年科、心血管科、康复科等科室的党员志愿者们带来了健康咨询、义诊、血压血糖监测、中药香囊制作体验等便民服务,为前来爱心窗口捐款的爱心人士及邻近社区的居民送上关爱。活动得到了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此次活动捐赠了一批自制的书画团扇和电热锅等爱心物资。来自上海回力鞋业有限公司第二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在爱心窗口外现场义卖爱心物资,筹集善款。
沪上不少爱心人士也在“七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爱心窗口,捐款行善。73岁的张雨淼阿婆一大早便从浦东的家中,换乘两部公交车赶来爱心窗口,为慈善助学项目捐赠善款5000元;“好心人”张爱华捐款5000元,定向资助边藏困难女性健康项目;家住徐汇区长桥五村的渐冻人唐旭也赶来爱心窗口,捐款1000元,定向用于慈善助学;“好心人”范小玲女士捐款3000元,定向结对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好心人”赵小丹捐款1000元,同样结对资助了一名困难家庭的学生;“好心人”励晨捐款1000元,定向用于帮扶困难大重病家庭;“好心人”薛秋菊以女儿陈晨的名义捐款710元,定向支持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孝亲敬老”系列慈善公益项目的实施开展。
此外,曙光医院总会计师张新苹也捐款200元,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张怡、医院办公室主任黄文祺、名医诊疗中心负责人余志红和社工部主任曹康分别捐款200元,黄文祺还代友人徐韵捐款100元;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方案解决工程师潘伟东捐款100元、软件开发工程师陈兴龙捐款100元;《至爱》杂志编辑翟英女士捐款100元。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将把这些善款定向用于“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领域的慈善项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