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新闻
祖孙三代传承慈善精神
2021-05-26 08:35:26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依霏 通讯员 康传广 周星宇)“袁叔叔,这是我的一份小心意,请您一定要收下,帮我转捐给村慈善工作站。”近日,江苏海安市滨海新区角斜村慈善工作站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捐款,这份爱心来自角斜村18组建档立卡户小左。收到善款时,民政主任袁小华由于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再三推辞,但小左却执意要献出爱心。他说:“平时一直都是党和政府帮助我们,关心我们,给买衣服、买文具,还给予我精神和其他物质上的帮助,我也想为社会做些贡献,这是我平常节约下来的零花钱,加上过年家人给的一些压岁钱,我给自己买了文具之后还剩800元,想全部捐赠给村慈善工作站,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袁叔叔,您就当帮我完成这个心愿吧。”听了这番话,袁小华深受感动,并承诺帮其圆心愿。

  小左今年19岁,在曲塘中学读高二,学习成绩优异,和同龄的孩子相比起来,小左的生活却多了几分苦味。他的父亲陈建患有血友病,母亲患有精神二级残疾,2020年,不幸再次降临到这个家庭,小左又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椎炎,每半个月就得去医院打一次针。家里的生活来源,全靠祖母王秀凤一个人打些零工来弥补家用,小左又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知道奶奶的辛苦,在学校他加倍努力学习,每周从学校回来就急着帮奶奶做些家务,孩子的懂事,王秀凤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令人高兴的是命运的不公并没有击垮这个家庭,越是艰苦,越是团结,他们一家人坚强、阳光,选择用爱拥抱生活。

  小左能有这样的爱心,完全是因为家庭的熏陶,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2020年2月那天,角斜村党总支开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捐款行动,那时,小左的父亲陈建正在海安市人民医院保养,微信上看到捐款活动后,立即打电话告知母亲,让其代他们全家献爱心,捐出了500元。村党总支书记徐华当场打电话再三表示感激。陈建却说:“这是一份感恩钱,我们家能够脱贫全靠国家的好政策,现在国家有难了,我们也需要尽些心意,人就要懂得感恩。”很朴实的一段话却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2020年5月12日慈善日那天,陈建的母亲王秀凤老人来到村慈善工作站,从口袋中掏出用手绢包好的200元,“这是这些天我打零工积攒下来的,用来捐给村慈善工作站。”

  上善若水,仁者爱人,乐善好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慈善精神。乐善花开,一个人做慈善不稀奇,但一个家庭从老到少都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却不多见,这一家人命运给予他们不公,他们却以爱相馈,他们的爱心,宛如阳光照耀了角斜村慈善事业。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