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慈善理念润泽乡土
——常熟开展“小城大爱 善美家园”创建活动
慈善公益报(张雨嘉 本报记者 艾捷)日前,一场由江苏省常熟市慈善总会和常熟市文明办共同举行的“小城大爱 善美家园”创建评选活动在全市拉开帷幕,常熟慈善文化走进社区、慈善理念融入文明城市建设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此次活动将持续开展3年,拟选树一批以朴素“孝善”元素,因地制宜融入村、社区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的基层典型。这既是一次常熟全市范围内慈善文化建设推进、慈善理念广泛传播的有益探索,也是一次让慈善果实在常熟基层遍地开花的生动实践。各村、社区在加强基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还需围绕包括建成“慈善工作站”并正式投入运转;慈善氛围浓厚,有相关慈善主题公益广告、主题小景等;将慈善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内的“常善七条”评选标准,结合本村、社区实际,创新推进慈善事业,让每个村、每个社区在向前发展、不断文明的道路上浸润慈善的养分,让慈善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当地的民风民俗中。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常熟市慈善总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德善之城”“公益之城”总目标,积极培育慈善文化,慈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放大,慈善意识不断深入民心。常熟推进慈善文化进社区、进乡村建设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有创意、见实效的慈善文化创新项目,为建设美丽常熟注入了坚强有力、源源不断的慈善之魂。
2019年,常熟尚湖镇建成了江苏省首家乡镇慈善馆。慈善馆坐落在一片民宅中,让村民与慈善比邻而居。该馆由尚湖镇慈善人士钱仁庆捐出的祖屋扩建而成,馆内长廊中布置着慈善前言、慈善概况、慈善脚步、慈善格言、慈善书画、慈善故事六大板块,内容起步于我国慈善历史,落脚于尚湖镇慈善事业介绍,兼具慈善元素和当地特色。这些鲜活的内容,将和美的乡风悉数展现在参观者面前,诠释着慈善真谛——慈善,可以是捐财捐物、可以是兴企为民,也可以是妙手仁心、敬业奉献,只要用心思考,用情行动,时时处处皆有慈善。
同年9月,梅李镇举行“慈善一日捐”捐款仪式,镇领导、机关各部门、村(社区)、学校、派出所、交警中队、医院负责人都参加了捐款活动。活动后,梅李镇还组织爱心人士参观了“梅李慈善文化苑”。在聚沙塔下,爱心人士穿过千年古镇的慈善历史长廊,共读慈善石雕连环画,最后来到68个善字组成的爱心墙,汲取古今善举带来的力量。
去年,常熟全面推开“千村美居”工程建设,一大批环境好、风光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市级验收。其中,许多村宅基将慈善文化建设和“千村美居”工程建设有机结合,以凉亭、礼堂、路灯和桥梁等慈善设施,花木、景观石等慈善小景,以及内容丰富的慈善墙画、标语等形式展现,将慈善带到田间村头,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同时,部分展示的慈善成果出自镇村的乡贤、企业家之手,既体现了慈善形式的多样性,也丰富了慈善文化的传播载体。
前不久,“善行改变你我”常熟市慈善文艺进社区百场演出启动仪式在蒋巷村举行。常熟市慈善总会艺术团为村民表演了新编排的快板《常熟慈善凝人心》、歌舞《慈善之歌》等节目。演出间隙还穿插了两轮慈善相关主题的知识问答。今年,以常熟市锡剧团为骨干力量,策划成立常熟市慈善总会艺术团,以艺术的形式传递慈善理念,宣传慈善事业,传播慈善公益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发挥专业慈善演出团队的作用,将慈善文化带进美丽乡村,助力形成人人自觉行善的良好氛围。
今年,基层慈善工作站的建设全面铺开。一个个有温度、接地气的慈善工作站不仅为百姓群众创造了“开门见慈善”“出门即慈善”“触手得慈善”的多功能平台,还让慈善文化不断深入基层,成风化雨,走进群众。爱心企业圣峰建设有限公司还在市慈善总会设立“圣峰公益慈善基金”,并注入15万元作为原始资金,其中的5万元定向用于琴川街道九里村慈善工作站建设。如今,九里村慈善工作站基本建成,许多本社区的困难人群通过这个平台第一时间受到了慈善的帮助,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