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新闻
麋鹿故乡盛开慈善之花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扎实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侧记
2021-03-17 10:26:10    慈善公益报

麋鹿故乡盛开慈善之花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扎实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侧记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王学军 通讯员 董华鸿)江苏盐城市大丰区自然环境优美,是中国第一家“生态建设示范市”和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被誉为我国著名的麋鹿故乡、湿地之都。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历史底蕴深厚,扶贫济困、人心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这片土地上世代传承。近年来,大丰区慈善总会认真贯彻落实《慈善法》《江苏省慈善条例》,积极围绕“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集群众关切”工作要求,拓宽募捐渠道,汇聚慈善力量,全力构筑慈善之城、幸福之城、美丽之城。一个个助学、助孤、助医、助困、助老典型事迹,就像一朵朵鲜嫩的玫瑰,香洒大丰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领导重视

慈善成长为参天大树

  大丰区慈善总会是在“区委区政府领导,民政等部门推动,民间协调运作,社会公开监督”的方针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新型公益性社会组织,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是大丰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多年来,大丰区坚持人民至上,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大丰高质量发展这一奋斗目标,把幸福大丰和慈善事业建设融入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真正让民生工作和慈善事业从价值排序上重视起来,在贯彻执行中务实起来,布局了区域发展新的路线图,让慈善这个幸福美丽大丰建设的重要载体,获得发展的巨大可能性。

  改善民生的制度设计,使慈善作用更加彰显。近年来,改善民生的制度设计不断创新,“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问题持续得到解决,慈善作为民生社会事业重要补充的地位日益突显。该区根据盐城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建立市区困难群众托底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加强托底关怀,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使慈善项目的含金量真正转变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度。建立健全了慈善工作组织协调机制,有效推进慈善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把党的温暖、社会关怀、各界支持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协力同心、共襄善举的良好局面。由于领导重视,宣传得力,人人知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已成为大丰人的一种风尚和追求,从而使大丰的慈善事业从破土而出的幼苗成长为了参天大树。

组织有力

慈善网络覆盖每个村组

  近年来,大丰各级慈善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慈善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脱贫、参与治理,构建起一整套的多层次、全方位慈善救助网络。

  延伸慈善触角,慈善的组织网络更密了。“有人办慈善、有钱办慈善、合力办慈善、规范办慈善”的工作模式已经形成,区、镇、村三级慈善组织网络全面贯通,大力支持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兴办具有扶贫济困功能的慈善分会、基金会、冠名基金、慈善互助会、慈善超市、慈善医院等。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扩大志愿者队伍。截至目前,大丰区慈善总会在全区11个镇和2个街道成立慈善分会,262个村居社区设立了慈善工作站,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城乡的慈善工作网络。为全面推进“大众慈善、文化慈善、开放慈善、创新慈善”的大丰慈善品牌建设,大丰区慈善总会围绕助学、助孤、助医、助困、助老等民生工作,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排实施了18个慈善项目,用慈善项目救助筑起幸福美丽新大丰的希望之桥,受到各界群众广泛欢迎。

真抓实干

为大丰慈善建设添砖加瓦

  一切壮丽篇章的谱写,都要靠实干苦干来实现。大丰区慈善总会始终把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与形象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为各项工作的落实、各项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紧紧抓住新时代历史机遇,不断推进慈善理念、实践、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在区慈善总会会长韦新的带领下,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深入的作风、更温暖的情怀,为幸福美丽大丰建设添砖加瓦。

  “如今,新时代的画卷已然展开。慈善,是时代的命题,是新一轮发展的热词,是慈善人的担当。大丰慈善人将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继续把慈善这棵大树培大育强、把慈善的触角延伸得更远、更深,把慈善的名片擦得更靓,以更加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区慈善总会副会长张丰如是说。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