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2017年以来,镇江全市慈善系统持续推进慈善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四年募集资金5.6亿元,救助支出4亿元,救助40多万人次……”随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今年以来,帮助脱贫后的群众巩固脱贫成果,多管齐下防止返贫,成了江苏省镇江慈善会系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为此,镇江全市慈善总会系统联合实施“救助急难防返贫-慈善助力再行动”项目,并将此列为“十四五”期间全市慈善系统的工作重点。
特殊群体 给予重点援助
今年1月12日,镇江市慈善总会发布《关于“救助急难防返贫―慈善助力再行动”项目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并于2月1日正式实施。该实施办法提出,对原“建档立卡户”中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在持续实施日常慈善救助办法的基础上,对其中因病、因残、因重大突发性意外事件等急难情况,给予重点援助和救助,防止发生新的返贫致贫现象。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该实施办法出台后,为让困难群众过上欢乐祥和年,镇江市慈善总会在春节前夕,对部分急难型救助对象实施了救助。
在救助活动中,镇江市慈善总会带领基层慈善工作人员,分两路赴丹徒区、镇江新区走访慰问了部分困难家庭及急难型救助对象。共累计发放374.1万元的慈善温暖救助金,惠及市区1279户困难家庭。
家住丹徒上党镇的特殊救助对象梅国海,妻女患病,家中原有房屋倒塌。去年,村、镇为梅家异地重建三间平房,建房费用11万元,除去本人及其亲属自筹的2万元,其余资金全部由市、区慈善总会及社会各界筹措。走访慰问中,在参观了厨卫设施齐全的新居后,市慈善总会会长李国忠将救助金交到梅国海手中,嘱咐他将家庭生活安排好,注意做好疫情防控,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在与梅国海攀谈过程中,市、区慈善总会了解到梅国海两个孩子,目前均初中毕业无业在家。下一步,市慈善总会将给予兄妹俩助学帮扶,争取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精心部署 规范救助流程
为让救助项目能够更好地惠及困难群众,日前,镇江市慈善总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镇江率先在全省出台的“救助急难防返贫——慈善助力再行动”项目实施办法相关情况。
据悉,参与“救助急难防返贫―慈善助力再行动”项目,申请救助对象须有镇江市户籍。市慈善总会系统将在日常慈善救助的基础上,对救助对象给予重点援助和救助。针对救助对象中的残疾人员,“救助急难防返贫”慈善项目将“健行”和“复明”行动纳入其中,增强残疾人员的自立能力。
在救助流程方面,救助申请人可以向户籍所在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慈善工作站提出书面申请,报镇、街道慈善分会进行调查核实后,送辖区慈善总会复核,并采用适当方式将救助名单公示后正式确定救助对象名单。
“多年来,全市社会各界通过企业认捐、“慈善一日捐”、专项捐赠、公共捐赠平台等多种形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周梅生指出,今年开始实施的“救助急难防返贫”项目救助力度更大,需要的资金量也更多,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鼎力支持。因此,他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大力支持,继续通过多种形式,捐款捐物,积极参与“救助急难防返贫”慈善项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