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干就要干出一流的业绩
——记重庆市渝北区慈善会会长吕良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今年63岁的吕良现任重庆市渝北区慈善会会长,在任职当年,他陷入了两难抉择:一边是朋友的高薪聘请,一边是组织的殷殷重托。经过认真考虑,他还是选择了后者。他明确表示,对任何工作都是不干则已,要干就要有一流的业绩。这么多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强化队伍建设
要做好慈善工作,吕良决定首先从立规矩、严纪律、强责任、建队伍抓起。在他的主持下,渝北区慈善会各项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相继建立,同时他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对自己每周的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在每周一的集体学习会上进行汇报和交流,然后由他逐一进行点评。在强化纪律、严格要求的同时,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找职工逐个交谈,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引导。通过反复、耐心和持之以恒的思想工作,职工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在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他又致力于发展会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他与区民政局有关领导一道,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和一些机关单位,逐个宣传发动。
经过三个多月的辛苦努力,全区慈善会会员从过去的4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志愿者队伍从15人增加到282人。
争取党政重视
吕良清楚地认识到,要想推进全区的慈善事业,党政重视是关键。因此,凡是给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情况汇报,他都精心准备,把情况讲清,把道理说透;凡是有领导参加的慈善活动和重要会议,他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亲自把关,反复检查,尽可能做到完美。领导们对吕良的每一次汇报,不仅充分认同,而且常常为之动容。
有一次,渝北区委书记听了他的汇报后发出感慨,说他“有思想、有激情,从他身上看到了渝北慈善工作的希望”。
正因为有领导的信任,渝北的慈善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吕良曾深有感触地说:“渝北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慈善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厚情怀,给了我们慈善工作者极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信心”。
广泛募集善款
慈善会的主要任务是要募集资金,开展扶贫救助。为了最大限度地动员各企业和全社会都来参与慈善捐赠活动,他到一些重点部门、重点企业、重点街道进行宣传发动,主持召开慈善组织的各种会议,策划一次次公开募捐活动,同时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支持和参与。
两年来,他一共组织了四次公开募捐活动,每一次都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从主要领导到分管领导,不仅作出批示、提出要求,而且发动带头捐款。在争取领导重视、支持的同时,他也十分注重宣传效应。在每一次捐赠活动中,吕良都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把渝北区的区情讲清,把困难群众的现状和需求讲清,把发展慈善与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讲清,把所捐善款的用途讲清,这就使每一次募捐活动不仅能收到物质效果,也普及了慈善理念,营造了慈善氛围。
两年中,渝北区慈善会共募集慈善资金1953.6万元,接收捐赠物资1022万元。
用好每一笔捐赠
渝北区的经济发展虽然走在重庆市各区县前列,但由于多种原因,区域发展不平衡,困难群众仍然不少。为了用好每一笔捐赠资金,吕良入乡村、进社区、访农户,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两年中,区慈善会共发出慈善款物1695.3万元,惠及困难群体18.42万人次。
在开展慈善救助活动中,吕良非常注意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每次都要通知志愿者前去参加。他认为这是让志愿者了解社会现状、参加社会实践、接受慈善教育的良好时机。每到困难群众家中,不仅要送去善款善物,还要安排志愿者为困难人员特别是困难老人剪指甲、梳头发、整理房间、打扫院坝等,使困难群众不仅能得到物质上的帮助,还能有心灵上的慰藉。
作为共产党员,吕良对工作和对自己一向高标准、严要求,他曾荣获中组部、中宣部、国家计生委、国家计生协、中共重庆市委、中共渝北区委、渝北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50余项表彰奖励。
吕良深知肩负的责任,他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未来还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意志,加倍努力,不断推进渝北慈善事业,为救助更多弱势群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