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仁术 助残济民
南通市慈善总会“贫困家庭褥疮护理项目”让残疾人助力残疾人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 通讯员 郭楠)“老陈,我已经把疮口处理好了。你平时要多注意翻身,白天两个小时翻一次,不要长时间压着疮口。”“谢谢陆医生,也感谢残联和市慈善会的好心人,以前我自己不会护理,褥疮迟迟不好。现在有了你们,我就有盼头了……”日前,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志愿服务队陆红医师来到住荟景苑的贫困残疾人陈国军家中,为其进行免费护理。对医生耐心细致的讲解和专业娴熟的护理,陈国军连连道谢。
陈国军今年50岁,在2001年的一次事故中受伤致残,下半身失去知觉,妻子离他而去,一直独自生活。因为长期卧床,加上行动不便,他的髋部生了严重的褥疮。当天,陆红医师不但为陈国军清理了髋部疮口,还向他普及了褥疮的预防和日常护理知识。
陈国军是南通市慈善总会2019年度贫困家庭褥疮护理项目的受益人。今年,南通市慈善总会在进行基层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重度残疾人因长期瘫痪在床而生了褥疮。褥疮患者每年治疗褥疮的费用需几千到几万元不等,且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家庭的精力和财力都是沉重的负担。而贫困家庭由于经济困难,常常得不到系统的治疗。为帮助部分贫困家庭久瘫在床的残疾人缓解褥疮的折磨,南通市慈善总会牵头,联合崇川区慈善会、崇川区残联共同出资40万元,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新城桥街道残疾人代表之家开展贫困家庭褥疮护理项目,此举将为崇川区部分贫困长期卧床身患褥疮的救助对象提供褥疮护理知识培训和每月一次的医护干预和药物支持等专业性服务;教会家属如何进行科学的家庭护理,提高重瘫家庭的护理水平,减轻褥疮患者的经济压力和预防褥疮的发生。
新城桥街道残疾人代表之家拥有2支医疗服务队,60名护理员,其负责人吴玉霞告诉记者:“该项目的护理员少数为专业医生,更多的是残疾人。我们通过邀请专业医生为部分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进行褥疮护理技能培训,赋予他们一技之长,再组织他们参与褥疮项目的服务,这样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补贴,让残疾人也能自力更生。” 《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使残疾人与残疾人之间的共鸣发挥积极作用,既融洽了医患关系,又让患者享受到了优质的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效果明显,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家住五一新村的季军也是2019年贫困家庭褥疮护理项目的受益人之一,他年轻时因摔伤导致下身瘫痪,长期依靠轮椅代步,患上了褥疮。由于没有及时就医治疗,他的病情愈发严重,已经达到了Ⅳ期。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因为家中无人照料,住院的医疗费用较高,他不得不回家休养,回家后病情很快有了反复。贫困家庭褥疮护理志愿服务项目及时将季军纳入服务范围,定期提供免费的专业护理,目前季军的病情逐渐好转。提起褥疮护理项目,他满怀感激:“我的病情比较严重,医生每个月上门一次不够,还要牺牲休息时间,多次上门帮我换药、清创,不然我也不会好得这么快,我要好好谢谢他们!同时,我也要感谢咱们南通市慈善总会等部门的资金支持和关怀,让我能享受到免费的护理服务。”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已率先在南通市崇川区范围内“试水”,初期目标是让80名重度残疾人中43名Ⅰ期褥疮患者愈合率达100%;24名Ⅱ期褥疮患者愈合率达93%;9名Ⅲ期褥疮患者愈合率达82%;4名Ⅳ期褥疮患者愈合率达67%。如果施行效果显著,接下来,还将在港闸、开发区范围内不断推进。
责任编辑:csgyb2